中共凉山州委 凉山州人民政府 关于实施“七大行动”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凉委发〔2019〕6号
为进一步激活县域经济发展动力活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夯实凉山脱贫奔康、转型跨越的底部基础,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凉山重要指示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大会精神,按照州委部署要求,坚持“分类指导、突出特色,城乡融合、创新驱动,补齐短板、保障民生,强化本底、生态立县”原则,遵循“优化城区、做强县城、培育小镇、提升园区、振兴乡村”的基本思路,着力实施“七大行动”,加快建设“四基地、一门户、一屏障”,全面提升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和整体竞争力。
(二)主要目标。到2022年,全州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200亿元,其中西昌、会理、会东、冕宁分别突破800亿元、260亿元、200亿元、150亿元,盐源、德昌、雷波、宁南分别突破100亿元,其余9县逐步达50亿元以上,全州县域经济总量明显扩大、产业结构更加合理、特色优势更加彰显、发展质效大幅提高。
二、大力实施产业提升行动
(三)加快推进现代工业发展。着力构建清洁能源、战略资源、装备制造、食品医药和电子信息“4 1”现代产业集群,加快建设世界级清洁能源基地、稀土钒钛战略资源创新开发应用基地。到2022年,建成清洁能源装机5000万千瓦、实现总产值650亿元以上,稀土钒钛战略资源、有色黑色金属采选冶炼压延和磷化工、生物医药和食品、装备制造产业规上总产值分别达360亿元、200亿元、100亿元和10亿元以上。聚焦重点园区破瓶颈,集中力量创建2个国家级开发区、5个省级开发区(园区),支持有条件的地区集聚节约发展工业园区。支持西昌将太和园区整合进钒钛园区,重点发展钒钛新材料和电子信息产业,创建国家级经开区;依托成凉工业园区建设“生物医药 科教创新”产业园区,创建国家级高新区。支持会理有色、德昌特色产业、冕宁稀土经开区(园区)扩区调位、创新发展。有序推进成都•大凉山农特产品加工贸易、凉山乐山飞地园区建设,支持重点生态功能区12个县在省级开发区设立“园中园”。创新园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逐步形成具有园区特色和功能的开发模式。到2022年,园区gdp占全州比重超过30%,其中:西昌钒钛、会理有色经开区(园区)主营业务收入分别达500亿元、300亿元以上,德昌特色产业、冕宁稀土经开区(园区)主营业务收入分别达100亿元以上。加快推进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建设,搭建区域协同创新平台。到2022年,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330亿元,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1%。
(四)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着力构建优质粮油、优势畜牧业、烤烟、蚕桑、马铃薯、苦荞麦、蔬菜、特色水果、经济林木、中药材10大特色农业产业,打造全国重要的现代农业示范区。支持各县(市)建设特色农业产业基地,推进农业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支持西昌、德昌、会理、会东、宁南、昭觉、盐源、越西、普格等县(市)建设现代农业产业融合示范园区,支持其余地区建设适度规模的特色农业园区。到2022年,创建10个以上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其中星级园区6个。支持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健全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经营主体的利益联结和风险防范机制。深化“大凉山”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做大做强“大凉山”优质农业区域公用品牌,打造一批有机产品认证和国家地理标志保护示范区。
(五)加快推进以旅游业为主导的现代服务业发展。以天府旅游名县建设为引领,推动旅游与文化、康养、会展、电商物流等产业融合发展,打造国际阳光康养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完善“一核五区三带”旅游发展总体布局。着力推进“八山”“七湖”“三大公园”(螺髻山、泸山、灵山、龙肘山、小相岭、大风顶、龙头山、百草坡,邛海、泸沽湖、马湖、安宁湖、彝海、冶勒湖、寸冬海,邛海国家湿地公园、凉山国家水电公园和立体农业公园)保护与开发,打造旅游综合体。支持西昌发展“航空文化 旅游”和航空服务配套产业。支持西昌、会理、会东、越西等县(市)规划建设一批特色夜市街区,积极发展“月光经济”。到2022年,创建天府旅游名县2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2个、5a级景区2个、4a级景区18个,全州旅游总收入达850亿元。推动文化繁荣发展,打造世界彝族文化中心、长征主题国家文化公园、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加快康养产业布局,打造安宁河流域阳光康养产业。积极培育会展主体,完善配套服务设施,举办具有较强影响力的高端峰会、年会和品牌发布会等重要会议,形成全国知名的会展中心和品牌集聚区。大力发展电商物流经济。到2022年,全州网络零售额突破100亿元、网络交易额突破300亿元,物流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以上、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比重降至15%左右。
三、大力实施城乡融合发展行动
(六)加快建设区域中心城市。支持西昌加快建设国际阳光康养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川西南重要经济中心、文创中心、金融商贸中心、川滇结合部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和攀西经济区核心城市。支持会理、昭觉、盐源、越西加快建设州内区域中心城市,统筹推进其余县城发展。到2022年,全州新增城镇建成区面积15平方公里以上,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41%左右。
(七)加快建设特色小镇。坚持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游则游,分类打造一批加工制造、商贸物流、生态旅游、文化体验、健康养生等精品特色小镇。深化拓展“百镇建设行动”,持续抓好25个省级试点镇和特色小镇建设。每年评选10个大凉山旅游名镇、20个优秀旅游特色小镇。
(八)加快推进乡村振兴。高标准高质量编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细化实化工作重点和政策措施,统筹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大振兴”。大力实施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健全现代乡村治理体系,重点打造100个“美丽凉山•宜居乡村”,创建一批“最美古村落”。
(九)深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健全城乡融合发展机制,推进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合理配置。推动城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推进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带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农民就地就近市民化,加快缩小城乡差距。
四、大力实施基础设施补短板行动
(十)全力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县县通高速,确保泸黄高速改扩建工程年内全面完工,加快建设峨汉、乐西、宜攀、西昭、德会等高速公路,力争2020年开工建设西宁、西香高速公路,加快g5京昆雅西段复线、会理至禄劝、攀枝花至盐源、昭觉经布拖至普格、石棉至甘洛、会东至会泽、九龙至盐源等高速公路规划建设。完善国省干线网络。推进“四好农村公路”建设。到2022年,力争建成及在建高速公路里程突破1000公里,建成国省干线公路400公里、新开工600公里,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客车比例达100%。加快高铁规划建设,力争成昆复线冕宁至攀枝花段2021年初通车、2023年全线贯通;力争按高铁标准规划建设宜宾至西昌铁路,“十四五”期间开工建设;积极推进雅安至甘洛、昭觉至普雄铁路前期工作。加快机场项目建设,争取西昌青山机场升级为国际口岸机场,启动会东机场建设,加快甘洛、盐源、昭觉、木里等机场项目前期工作。加快金沙江、雅砻江航道、港口和过江通道建设,提升通航等级。
(十一)全力推进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深入实施土地整理,大力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积极推进高效节水灌溉。加快推进大桥水库灌区二期工程和龙塘、米市、竹寿、横山、两岔河、东河水库等骨干水利项目,加强小型水源工程建设、已成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及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巩固提升农村饮水安全,加强城乡供水能力建设,建成大桥水库引水工程。加快河湖公园规划建设。加强中小河流、山洪沟综合治理。强化水资源保护、水生态治理修复和河湖空间管控。
(十二)全力推进能源和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雅中至江西和白鹤滩至江苏、至浙江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建设,开工建设盐源、布拖±800kv输变电工程,扩容或新建一批变电站,加快农村电网升级改造。科学合理布局建设加气站、新能源充电桩(站)。加快天然气输气管网建设。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到2022年,全州行政村光纤通达率达100%,推进4g网络深度覆盖,5g网络率先在全州主城区实现规模商用。
五、大力实施深化改革开放行动
(十三)抓实重点领域改革。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稳妥推进撤乡设镇、乡镇撤并、村居撤并,积极推进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创新投融资体制机制。鼓励开展县域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改革试点,规范推广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积极推进融资平台公司市场化转型,有序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完善凉山农商银行公司法人治理,引导县域内金融机构存款更多用于支持当地发展;防范化解县级政府债务和隐性债务风险,稳步推动专项债券管理改革。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与之相适应的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完善国有企业经营业绩和薪酬考核管理办法。深化农业农村改革。全面落实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扎实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集体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鼓励将财政支农项目股份量化到村集体经济组织。
(十四)全面推进开放合作。着力构建四川南向开放重要门户。主动融入国家战略,加强与长三角、北部湾等经济区交流合作,深化与成都、攀枝花、宜宾、乐山等地和企地、校地合作,推动州内同城化、一体化发展和毗邻县协同发展。编制完善招商引资规划,建立各级政府、园区、企业招商工作联动机制和投资促进服务平台,创新招商引资方式,用市场化办法举办重大展会,支持县(市)参与重大经贸投资促进活动,对引进项目实行追溯管理,推进招商引资项目落地。
(十五)大力加强营商环境建设。认真贯彻《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对政策性文件进行全面清理,开展招投标和营商环境方面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最多跑一次”改革,实现审批服务“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推进“证照分离”改革,进一步压缩投资项目审批周期和企业开办时间。全面加强“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坚决杜绝选择性执法。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解决地域性突出治安问题,依法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产权等合法权益。
(十六)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强化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政策措施落实,切实降本减负。加快建立民营企业流动资金贷款风险补偿基金,推广“银保贷”“科创贷”“园保贷”等金融产品,支持民营企业直接融资,缓解民营企业融资困难。降低民营企业市场准入门槛,加大政府采购支持力度,扩大民间投资。重点支持50户民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到2022年,全州民营经济市场主体达26万户以上,其中企业达2.6万户以上。
六、大力实施脱贫攻坚行动
(十七)确保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大力推进“23 1”专项扶贫行动,扎实抓好“两不愁三保障”回头看大排查发现问题整改,着力解决住房安全、饮水安全、基本医疗、生活用电、失辍学等方面的突出问题,确保2020年在现行标准下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村全部退出、贫困县全部摘帽,稳定实现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稳定实现贫困地区基本公共服务领域主要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如期全面打赢凉山深度贫困精准脱贫硬仗。
(十八)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强化后续帮扶,做到摘帽不摘责任、不摘政策、不摘帮扶、不摘监管。做好边缘户、贫困监测户持续帮扶工作。强化毒品、艾滋病、超生、陈规陋习等特殊社会问题治理。深入推进东西部扶贫协作、对口支援、定点扶贫和省内、州内对口帮扶,强化后续产业发展帮扶,加强劳动技能培训,促进劳务转移就业,建立稳定脱贫长效机制。
七、大力实施社会民生保障行动
(十九)大力提升教育发展水平。科学布局建设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巩固提升学前教育发展水平。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强化“控辍保学”,巩固义务教育普及成果,支持创建一批省、州优质品牌学校。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进一步办好中等职业学校,促进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支持西昌学院创建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办好西昌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创办凉山医学、文化艺术旅游2所高等专科学校。稳步推进民族双语教育。到2022年,全州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86%以上,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5%以上,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90%以上。开展双语教育的中小学达650所,覆盖中小学生32万人。
(二十)大力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优化医疗卫生建设项目规划布局,抓好公立医院重点项目建设,创建三级医院10所以上,其中三甲医院4所以上,完成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达标建设,建成覆盖州县乡村的医疗服务信息化平台。支持重点特色专科建设,建成“1 8”重大疾病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加强与国内重点医院联合联营,构建医疗联合体。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质量。继续落实贫困人口大病、重病医疗救助政策。到2022年,力争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居民主要健康指标优于全国民族地区平均水平。
(二十一)大力提升就业和社会服务保障水平。强化就业创业扶持政策落实,突出抓好重点群体就业。大力发展劳务产业。到2022年,全州转移输出农村剩余劳动力136万人,实现劳务总收入255亿元。积极开发公益性岗位,促进贫困群众就地就近就业。全面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加强城乡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完善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体系,落实城乡低保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加强困难儿童保障,兜牢基本民生底线。完善城乡文化体育设施,免费或低收费开放公共文化体育场馆。
八、大力实施绿色发展行动
(二十二)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深入实施重点生态工程,加强自然保护区管理,抓好地质灾害防治,鼓励社会资本投资绿化造林,推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创建一批森林草原湿地生态屏障重点县、生态示范标杆县。到2022年,全州完成营造林400万亩,修复草原生态10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49%以上。
(二十三)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入开展污染防治“八大战役”,扎实抓好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不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到2022年,全州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率保持在98%以上,城镇污水处理率达80%,地表水一至三类水体比例达80%以上,劣五类水体保持为零,生活垃圾有效处理率达80%,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94%左右,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90%以上。
(二十四)推行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支持发展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清洁能源产业,实施清洁能源替代工程,加快园区循环化改造,因地制宜发展绿色高载能产业。推动资源循环利用基地建设。加强畜禽粪污资源化综合利用,推进化肥减量增效。推广绿色建筑、绿色建材和装配式建筑。推动低碳社区发展,深入推进节约型社会建设。
九、保障措施
(二十五)强化组织领导。健全领导机构完善工作机制,加强统筹协调、指导推动和督促落实。州直有关部门(单位)要加强指导和服务,有力支持县域经济发展。各县(市)要发挥主体作用,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
(二十六)强化政策支持。对接落实国家、省支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各项政策措施,出台和落实我州园区发展、要素保障、人才培育引进、营商环境建设等方面的政策措施,服务保障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十七)强化考核激励。每年对县域经济发展强县(市)、先进县(市)、进步县(市)和在全省县域经济发展考核结果中排名升位的县(市)给予奖励。建立县(市)党政领导县域经济发展能力和实绩综合研判机制,鲜明在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培养锻炼、提拔使用干部的用人导向,引导优秀干部向县域经济发展主战线流动。
中共凉山州委
凉山州人民政府
2019年11月12日
(来源:凉山州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2019年11月14日 原标题:中共凉山州委 凉山州人民政府关于实施“七大行动”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电话:010-88111629 邮箱:zjjjfzyjs@163.com
伟德源自英国始于1946的版权所有:中郡研究所| 制作维护:中郡所•中郡县域经济网(原中国县域经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