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经济 |中郡所 • 中郡县域经济网|县域经济门户网站 -伟德源自英国始于1946

中郡研究所倡导理念

县域经济差异化特色发展,县域全面高质量发展,竞强争优,建设创新活力型更加富裕绿色现代化幸福县域

当前位置: 伟德源自英国始于1946-伟德betvlctor网页版 > 乡村振兴
大同市大力发展县域经济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高质量发展基础在县域,潜力在县域,优势在县域。近年来,各县区潜心研究强县富民、改革发展、城乡贯通的思路举措,构建起了各具特色、竞相发展的县域经济新格局。今后要继续大力发展县域经济,一县一策谋发展,量力而行建园区,创新思路抓产业,加快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乡村振兴能否实现良好开局,关键在于产业振兴。要紧紧围绕农业稳产增收,继续实施好“特”“优”战略,大力发展特色种养业、农产品加工业,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力争五年内特色产业发展出雏形,十年内建成在全国有影响力的特色农业产业集群。要在继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基础上,大力开展乡村建设行动,让乡村成为宜居宜业美好家园。

  刚刚闭幕的市委十六届二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对我市今年经济工作作了全面部署,提出要大力发展县域经济,一县一策谋发展,量力而行建园区,创新思路抓产业;要聚力推动农业稳产增收,大力发展特色种养业、农产品加工业,大力开展乡村建设行动,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我市“三农”领域广大干部群众纷纷表示,要把会议精神落实到具体工作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真抓实干、久久为功,不断开创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因地制宜谋发展  一县一策创亮点

  近年来,大同市各县区准确把握新形势、新要求,加强统筹谋划,明确工作路径,全面查找短板不足,潜心研究强县富民、改革发展、城乡贯通的思路举措,充分挖掘县域经济发展潜力,释放县域经济发展活力,构建了各具特色、竞相发展的县域经济新格局。

  高质量发展基础在县域,潜力在县域,很多优势也在县域。市委十六届二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对我市县域发展形势进行了认真分析研判,明确指出要一县一策谋发展,各县区要结合自身实际谋划发展路径,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旅则旅。“市委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综合考量县区的产业结构和县情特征,坚持综合考核和专项考核相结合,拿出符合县区实际的考核意见,考核工作要体现差异化、个性化,而且还建议量力而行建园区,因地制宜,结合当地生态、农业等优势,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这些想法非常切合实际,为我们发展县域经济开阔了思路,拓展了空间。下一步,我们要按照会议的部署要求,结合天镇实际,积极探索县域经济发展的新路径。”天镇县相关负责人说。

  创新思路抓产业  引领高质量发展

  当前,大同市正处在全面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期,乡村振兴能否实现良好开局,关键在于产业振兴。近年来,我市大力实施“特”“优”战略,以黄花、黄芪、小米为主的“大同好粮”特色产业发展迅速,为全市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实的产业支撑。

  大同市农业领域专家学者也普遍认为,大同现在虽然是全国最大的黄花、正北芪产地,品质也是全国最好的。但是这两个产业我们没有行业标准,没有龙头企业,没有强大的经纪人队伍和销售渠道,对产品价格没有话语权,好东西卖不出好价钱。市委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分析了我市特色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认为黄花、黄芪要走向全国,就必须由全国性的头部企业来运作和策划,结合本地和全国的消费,找到契合点,打进全国市场。并提出要强化营销意识、标准意识,瞄准全国市场开展深度加工,提高附加值,掌握定价权,占据高端价值链,把黄花和黄芪打造成大产业。要加快走中高端品质发展之路,三位一体推进大同黄花、浑源黄芪标准制定、产地认证和品牌创建,实现标准化生产、产业化开发和品牌化营销,推动“小黄花”做成“大产业”、“好东西”卖出“好价钱”。

   “今后,我们要紧紧围绕农业稳产增收,继续实施好‘特’‘优’战略,用好省级赋予大同的‘农牧交错带示范区、有机旱作农业示范区和省级北肉平台’三块金字招牌,以有机旱作为方向,以拳头产品为内核,切实提升农业综合效益,今年特色农业全产业链产值要力争达到200亿元,五年内特色产业发展出雏形,十年内建成在全国有影响力的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市农业农村局局长张颖龙对会议提出的目标任务非常振奋。

  按照市委的整体部署安排,大同市特色产业发展方向也进一步明晰:以云州国家级现代农业园及灵丘杂粮、云州黄花、广灵食用菌、平城乳业、浑源黄芪、阳高蔬菜6个省级产业园和平城、云州2个示范区为引领,加快布局发展黄花、畜牧、设施蔬菜、有机旱作(杂粮)、中药材、食用菌、杏果、农文旅融合等八大特色优势产业。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今年大同市将坚持用工业思维抓农业,让“大同好粮”提高附加值,实现工业化,占领大市场,年内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增长15%以上;充分发挥车河国际有机农业论坛的扶持和带动作用,年内再发展有机旱作农业50万亩,新建高标准农田19万亩,确保全市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420万亩以上,粮食产量达到25亿斤以上;扶持发展设施蔬菜,总面积稳定在9万亩,产量达到50万吨,产值达到13亿元;依托大同高寒作物研究所的科研优势,稳步实施种业提升工程;按照“稳猪强牛保羊促禽增草”的发展思路,充分发挥阳高正大、浑源双胞胎、天镇大伟嘉、云州骏腾等龙头企业示范带动作用,每年动态扶持十大畜牧标杆企业,改造提升100个标准化牧场,推动畜牧大市向畜牧强市转变;依托“北肉”平台,建设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推动北肉冷链进出口加工产业园达产达效,形成年产肉制品20万吨、产值超百亿元的规模;积极引进1—2个标准化、规模化屠宰加工企业,提高畜产品就地加工转化率,推动畜牧产业迈上新台阶。

  脱贫成果巩固好  乡村建设促振兴

   “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的关键时期,我们要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继续保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确保政策不留空白、工作不留空档,扶上马送一程。要以乡村振兴战略为引领,用乡村振兴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以更良好的状态、更有力的举措接续推进乡村振兴。”市乡村振兴局局长谢志海在认真学习领会市委十六届二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后表示,下一步要紧盯先行示范、整体推进、重点帮扶“三类县”,强化分类指导,突出产业扶持,确保三类人员稳增收、能就业、不返贫。

  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近年来,市委、市政府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大力整治农村人居环境,引领乡村振兴大踏步迈进。大同市将继续开展乡村建设行动,大力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污水治理、垃圾治理等环境整治工程,集中连片创建100个美丽宜居乡村;大力推进长城旅游公路沿线美丽乡村建设,培育长城人家、恒山人家、桑干人家等乡村旅游新业态,促进农文旅融合发展;大力推进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三项改革,加快“三变”进程,推进“三治”融合,走出农村善治之路。(大同日报 2022-01-13)

中郡研究所始创于1998年,是一家专门从事全国县域经济研究咨询和服务的单位,被称为“中国县域经济第一所”。积极开创和推动全国县域经济发展。

微信公众号

电话:010-88111629 邮箱:zjjjfzyjs@163.com

伟德源自英国始于1946的版权所有:中郡研究所| 制作维护:中郡所•中郡县域经济网(原中国县域经济网)|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