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充满着活力和蕴涵着希望,自党的十六大第一次非常明确地提出要“壮大县域经济”后,全国人大十届一次会议、十六届三中全会、全国农村工作会议、全国人大十届二次会议都对县域经济进行了表述。县域经济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和关注,可以说,县域经济发展迎来了最好时机。
壮大县域经济意义重大,已经成为一个新思维,是统筹城乡、统筹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思维,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新思维,是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新思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思维。
当然,要壮大县域经济,也并非一朝一夕的事,因为壮大县域经济是一个系统工程。
第一,要正确认识县域经济的内涵,探索县域经济发展规律。县域经济是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以县级政权为调控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优化配置资源,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
县域经济是实证性非常强的经济。县域经济单体,就像构成人体的细胞一样,其生产要素的配置和运行机制各有特点。众多的县域经济单体又构成各种类型地县域经济,如发达的、欠发达的、农业主导型的、工业主导型的、服务业主导型的、资源型的、城郊型的、山区型的、平原型的,等等。对县域经济单体和不同类型的县域经济进行研究,探索县域经济发展规律。
第二,要正确认识县域经济的系统性,做到“配套改革,整体推进”系统的各子系统相互影响,对整个系统的发展或制约,或促进。
县域经济涉及到投资、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等过程,涉及到“涉农”(如农、林、牧、副、渔,以及水利、农机、农技、农资、粮食流通等)和“非农”(如工业、交通运输、内外贸、国土资源、能源、金融、财政、科技、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等)等行业和部门,包括公有制经济和私营经济等形式。这些过程、行业、部门、形式构成县域经济的子系统。壮大县域经济要从各子系统着手,配套改革,整体推进。
另外,县域经济的子系统是县域经济的内部因素,县域经济系统还会受到系统的外部因素(非县域经济因素)影响。这些非县域经济因素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县域内的非县域经济因素即县域社会因素,另一方面是县域外的非县域经济因素即中心城区经济社会因素。这些非县域经济因素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比如县域内的社会文化、教育、卫生、社会保障以及公共管理等因素,还有中心城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及经济辐射作用、户籍管理、务工条件等因素。壮大县域经济,也要从这些非县域经济因素着手,配套改革,整体推进。
第三,要正确认识县域经济的层次性,注重多层次推进。
壮大县域经济即需要县域经济单体的突击,更需要县域经济的整体突围。现阶段,县域经济的层次比较有刚性,第一个层次是县域,第二个层次是地市,第三个层次是省市区,第四个层次是中央。在县域层次上,基本形成了“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竞争局面;在省市层次上,认识到县域经济的关键性,许多省区制发了“加快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的若干意见”,并下放了一些权利;在地市层次上,比较尴尬,情况复杂;在中央层次上,还需要更多作为。县域经济的层次性要求多层次推进。
现在一些省区制定的文件和下放的权力,只是在进行县域经济的“边际调整”,下一步需要高层次有序推进和县域层次的积极主动。
全国县域经济多层次有序推进的工作,要加强对县域经济的领导。当前国家对县域经济是通过产业、要素等“条条”来管理的,管理比较分散,特别是在经济体制转型时期,众多的“条条”在县域经济上形不成合力,需要有一个机构来指导协调。对县域经济的指导协调,要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原则,不一定非得由政府来执行,可以由一个县域经济的非政府组织来承担。同时要调动县域层次壮大县域经济的积极型和主动性。
第四,要正确认识县域经济的目的性,实现县域经济快速、可持续发展。
一个系统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县域经济要快速、可持续发展。县域经济之所以引起党中央、国务院、社会各界的重视和关注,是因为县域经济的差异性。这个差异性表现在:县域经济与中心城区经济的差异,县域经济内的差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在县域。2002年底,全国县域人均gdp为5900元,在全国人均gdp8100元以下的县市占80.5%。同时全国县域经济本身也有非常大的差异,人均gdp最高的100个县市是最低100个县市的14.3倍。所以,县域经济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快速发展,有条件的可以实现跨越式发展,只有这样,县域经济才能追赶中心城区经济,改变“二元结构”,为全国城乡和区域统筹提供长期保障性基础,实现共同富裕。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县域经济既是统筹安排的客体,又是统筹协调发展的主体,是主客体的统一。在“二元结构”中,县域经济是比较弱的一元,是统筹安排的客体,同时县域经济又是统筹协同发展的“操作平台”。壮大县域经济首先要有量变的积累,并为质变准备条件。其在快速发展的同时,要与经济结构的战略调整结合起来,与资源、人口、环境以及社会协同起来,要与非县域经济因素统筹起来,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壮大县域经济就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刘福刚 孟宪江 李力,2004年6月14日发表于《经济日报》)
电话:010-88111629 邮箱:zjjjfzyjs@163.com
伟德源自英国始于1946的版权所有:中郡研究所| 制作维护:中郡所•中郡县域经济网(原中国县域经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