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经济 |中郡所 • 中郡县域经济网|县域经济门户网站 -伟德源自英国始于1946

中郡研究所倡导理念

县域经济差异化特色发展,县域全面高质量发展,竞强争优,建设创新活力型更加富裕绿色现代化幸福县域

当前位置: 伟德源自英国始于1946-伟德betvlctor网页版 > 县域经济快讯
安徽省蚌埠市县域经济在优化结构中提速发展

  “十五”以来,蚌埠市三县以“加快发展,富民强县”为主题,围绕“十五”计划纲要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不断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千方百计加大投入,夯实经济发展基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着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十五”计划实施进展顺利,县域经济实力增强,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步。 
  “十五”期间,是蚌埠市县域经济结构调整期,也是经济发展的提速期,市辖三县国民经济均保持较快的增长势头。其中,怀远县2004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6.2亿元,增长20.8%,年均增长9.8%,位居全省第4位,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综合实力位居全省第30位。固镇县“十五”计划主要经济目标提前一年完成,2004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4.6亿元,首次突破30亿元大关,比上年增长20.5%,较“九五”末增长56%,年均增长11.6%;五河县2004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7.1亿元,比上年增长18.2%,与“九五”末相比,平均年递增7.2%。 
  蚌埠市三县均为传统的农业县,工业基础薄弱一直是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瓶颈因素,“十五”期间,市辖三县着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以工业化为核心,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充分发挥农产品的资源优势、项目优势及投资政策优势,引进外资、启动内资,通过各种形式的招商引资,吸引了大批客商前来县工业园区投资办企业,同时,通过典型引路、政策扶持等手段,激发民间“能人”的创业热情,吸引民间资本参股或独资兴办企业,工业经济在县域经济中的比重大大提高。2004年,三县实现工业总产值87亿元,比上年增加3亿元,拥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6家,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1亿元,比上年增加3亿元,工业化率为18.8%。今年以来,县域工业总量进一步扩大,上半年,三县实现工业增加值13.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6亿元,对整个县域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28.1%。其中怀远县实现工业增加值6.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7000万元,同比增长9.3%,对全县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0.2%。 
  在推动县域经济发展时,工业园区建设是我市三县实施“工业强县”战略的重要抓手,“十五”期间,三县工业园区建设取得显著成效,辐射带动作用开始显现。三县园区规划面积39.8平方公里,至2004年底,建成区面积达4.8平方公里,累计完成基础设施投资1.83亿元,累计入园企业达69家,建成投产企业34家,累计引进外来资金3.6亿元,2004年实现工业总产值8.6亿元,为全市提供财政收入约5000万元。今年上半年,三县园区建设加速,三县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2314万元,招商引资成效显著,1—6月份,三县新入园企业28家,实际到位资金2.5亿元,总量占县域外来资金的55.9%,拉动效应初步显现,上半年三县园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7亿元,占三县投资总额的22.1%,实现工业总产值6.2亿元,总量占县域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63.3%。 
  “十五”期间,市辖三县不断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并通过发展养殖业带动农民致富。县域农业和农村经济稳步全面发展。2004年,三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02.8亿元,占全市农业总产值的91.3%以上,三县均为产粮大县,2004年粮食产量达200.4万吨。养殖业发展平稳,2004年实现肉类总产量20.8万吨,完成水产品产量8.5万吨,均比上年有较大幅度的增长。规模养殖小区建设蓬勃发展,畜牧业规模养殖比重已达35%。 
  蚌埠市三县是农业县,三县农村劳动力总数达150万人,“十五”期间,蚌埠市将劳务经济作为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支撑点,坚持发展劳务经济,近几年来,三县外出务工人数年均增加5万人,至2004年外出务工人员达到40万人,农村剩余劳动力全年外出务工收入20亿元。 
 
(蚌埠日报 2005-11-03) 
   
 

中郡研究所始创于1998年,是一家专门从事全国县域经济研究咨询和服务的单位,被称为“中国县域经济第一所”。积极开创和推动全国县域经济发展。

微信公众号

电话:010-88111629 邮箱:zjjjfzyjs@163.com

伟德源自英国始于1946的版权所有:中郡研究所| 制作维护:中郡所•中郡县域经济网(原中国县域经济网)|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