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市把县域经济作为富民强市的重要基础,全力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步伐。各县区立足比较优势,实施项目带动战略,突出抓好县城、工业、特色和民营“四个经济”,形成“抓一项活一片,抓一片富一群”的经济格局。今年上半年,全市生产总值达158亿元,同比增长13.5%,1—8月,财政总收入完成42.72亿元,同比增46.38%,11个县gdp总和占全市41%以上,全市消费品零售总额上升到120亿元,连续三年年均递增10%。
县域经济是全市经济的基本单元,是富民强市的重要基础。大同市委、市政府把发展县域经济作为促进全市发展的重要举措,相继提出了发展县域经济“八大方略”,制定了《关于加快发展县域经济的意见》以及农业发展的“十大工程”,以项目建设为突破口,以特色优势为着力点,搭建幅射平台,激活发展载体,集中力量、突出抓好“四个经济”,使县域经济撑起全市经济的“半壁江山”。
县城经济是县域经济的龙头,对县域经济起着幅射和带动作用。壮大县域经济,首先要发挥好县城的功能,依托县城建设,增强生产要素集聚能力。各县区牢固树立“经营城市”理念,以县城改造开发为切入点,以优化环境提升功能为着眼点,倾力打造县城经济。阳高县尽管是国定贫困县,他们去年投资5310万元对县城的10条主干街道20条小街小巷进行拓宽改造和绿化美化,今年又在拓宽改造7条主干街道的基础上,投资600万元硬化小街小巷69条,绿化主干街道4条,建起5000多平方米的火车站休闲广场,投资4200万元新建污水处理厂。与此同时,他们结合县城布局,铺开7家代表县城形象的拆墙透绿工程,迎街两侧的商业楼给阳高县城带来一片生机。大同县举全县之力,今年投资1.34亿元,大规模进行县城改造开发。左云县今年投资3000多万元铺开了“八大”市政工程。广灵县投资近1000万元的客运工程,县城出口绿化美化工程以及城中休闲观光工程等都为县城“增色”不少,使县城功能得到进一步提升,为县域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工业经济是县域经济的核心,大同市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牢牢抓住农村工业化不放松。各县区围绕资源优势发展工业经济,用市场化手段抓工业促农业。新荣区发挥煤炭资源优势,围绕焦煤、洁净煤基地和非煤业发展,一手抓企业改造改制,一手抓新上项目达产,全区产值千万元以上的企业达到30个,其中产值上亿元的企业有10家,去年财政收入比2000年翻了两番。广灵县是个典型的农业县,他们精心培育和大力扶持龙头骨干企业,走公司带农户、农户联基地的工业化路子。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广宽农产品公司,拥有5条以葵花子加工为主的成套流水线。年加工能力7800吨,年实现销售收入1649万元,不仅使400多名富余劳力得到安置,而且带动4000余农户增收340多万元;中意合资的精华集团,去年投资300万元,今年投资1470万元搞起畜牧产品深加工,三和实业公司投资750万元上马生产以玉米为原料的食用酒精及其它副产品开发项目,年实现销售收入1860多万元。依托农业资源抓工业,使广灵县实现了经济腾飞,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经济结构调整突出贡献县。天镇县充分利用地阔草茂的优势,成立了以加工牧草为主的联发科技绿色产业有限责任公司,年产值达2500万元,年实现利税300万元,为农民增收2000万元。
特色经济最能体现一个区域的特点,是发挥比较优势的最佳形式。各县区本着“人无我有是特色,人有我优还是特色”的思路,精心确立主导产业和发展方向。浑源县利用驰名中外的北岳恒山、悬空寺等旅游资源,全力打造北岳品牌,连续举办了五届恒山旅游节,仅今年投入的宣传经费就达500万元,投入的基建资金近1000万元。全县各景区今年头8个月接待的游客突破35万人次,直接收入达1250万元,同比增长32%。同时,他们发挥在国内外市场久负盛名的北芪、白酒、杂粮等产品优势,大力发展黄芪、小杂粮、酿酒等相关产业,建成总投资7653万元、年实现利润1400万元的万生黄芪开发基地,形成24万亩小杂粮生产区域,已具知名品牌的恒山系列酒正旺销全国各地。左云县抓住煤炭资源丰富这一优势,在深加工上下苦功,全县建成的活性炭产业年供应量达5万吨,占全国烟质煤活性炭市场的25%,建成的耐火材料产业年供应量突破10万吨,成为华北地区重要的生产基地。灵丘县丰富的锰、镁、铁等矿藏优势、南郊区的云冈石窟优势等,使特色经济大放异彩。
民营经济是当前县域经济最具活力的增长点,是加快和壮大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途径。各县区在加强引导,搞好服务的同时,积极鼓励支持民营资本参与到全市经济结构调整和国企改革、农业三化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灵丘县是革命老区、是历史上的贫困县,矿产资源丰富,发展速度缓慢。近三年来,县委、县政府确立“大项目富县、小项目富民”的发展观,全力吸纳民营资本,扶持民营经济发展。仅去年以来,新上投资千万元以上项目9个,投资总额达到6亿多元,上缴税费100万元以上的民企就有26家,其中500万元以上的有17家。县里重点集中支持去年利税超千万元的锰业、银河、金地、宏伟等一批优势企业做大做强,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使民营经济对财政的贡献率达90%,真正挑起了全县经济的大梁,去年财政总收入实现三年翻两番。城区利用自己地处闹市的优势,重点培育餐饮、娱乐、商业服务等民企网络。总投资1.2亿元的浩海国际酒店目前已投入试运营。总投资4500万元,建筑面积达13000平方米的新健康医院项目内装修即将结束。南郊区投资1.1亿元的海盛商厦、云中副食品城以及被评为质量信誉双a企业的太平家私有限责任公司等民营企业,为大同市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据统计,全市民营企业今年上半年上缴税金就达5.11亿元,同比增长45.45%。
( 来源:新华网山西频道 2005年10月11日)
电话:010-88111629 邮箱:zjjjfzyjs@163.com
伟德源自英国始于1946的版权所有:中郡研究所| 制作维护:中郡所•中郡县域经济网(原中国县域经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