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县治,天下安”。五年来,全省受评估县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严守两条底线,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坚持主基调主战略,深入推进大扶贫、大数据、大生态三大战略行动,主动适应新常态、积极应对新挑战、有效化解新矛盾,采取“四新措施”、实现“四个升级”、凸显“四有趋势”,为冲刺全面小康,开创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贵州新未来提供了强力的支撑。根据省政府工作安排,现对五年来全省县域经济发展情况进行评估,并结合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贵州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的贯彻落实,对推动县域经济发展提出建议。
一、全省提高县域经济比重五年行动计划评估
截止2017年底,全省75个受评估县(市、特区)的地区生产总值之和为9945.77亿元,占全省88个县(市、区、特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7.21%,为五年来的最高水平(见表1)。尽管没能实现“到2017年,全省县域生产总值达到10700亿元左右,占全省88个县(市、区、特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71%”的主要目标,但是通过五年的发展,受评估县补齐了新基础、厚植了新优势、培育了新动能、发展了新经济、打造了新体系。
(一)五年耕耘成效明显,实现总量升级、质量升级、结构升级、动力升级
1.“两个目标”并肩前进,县域经济总量升级。五年来,75个受评估县,按下了“快进键”,跑出了“加速度”,为全省经济发展速度走在全国前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年均增长16.11%,经济总量从2012年的4713.06亿元跃升到2017年的9945.77亿元,实现五年倍增。
2.“三个收入”齐头并进,县域发展质量升级。五年来,受评估县平均公共财政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等“三个收入”继续保持平稳增长。2012年至2017年,“三个收入”年均增长率分别为6.94%、8.76%、14.24%。
3.“三次产业”竞相发展,县域产业结构升级。五年来,受评估县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采取“三去一降一补”强力措施,不断扩大有效需求,三次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增加值不断增加。三次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分别为16.92%、11.58%、17.84%,产业结构实现了由“二三一”向“三二一”的转变。
4.“两架马车”并驾齐驱,发展动力持续升级。五年来,受评估县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从2012年的5202.61亿元、1039.37亿元增长到了2016年(2017年的各县相关数据还没有统计出来)8719.39亿元、1890.63亿元,增长率分别为13.78%、16.13%。
(二)五年努力措施有力,成功出台新政策、厚植新优势、培育新动能、打造新体系
1.着眼政策推动,出台县域发展新政策。2013年以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县域经济发展,在改革上不断探索、在政策上不断完善、在考核上不断优化,启动刺激县域经济发展的五大改革试点、出台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系列文件、优化考核县域经发展的管理办法。
2.补齐三大短板,厚植县域发展新优势。2013年以来,全省各县域坚持问题导向、靶向施策,围绕脱贫攻坚、基础设施、医疗教育“三大短板”,补齐县域经济发展的基础短板、产业短板和公共服务短板。五年来共减少农村贫困人口670.8万人,易地扶贫搬迁173.6万人,贫困发生率从26.8%下降到8%以下,减贫和搬迁人数全国最多,在西部率先实现“县县通高速”,免除贫困家庭学生学杂费,基层医疗卫生实现“五个全覆盖”,创造了全国脱贫攻坚“省级样板”。
3.实施三大战略行动,培育县域赶超新动能。受评估县通过“千企改造”“千企引进”,全面启动大数据 产业深度融合行动计划,积极培育大数据、大生态、大旅游、大健康等新兴产业,持续推动传统产业生态化、特色产业规模化、新兴产业高端化,生态旅游业持续“井喷”、绿色优质农产品加速“泉涌”。
4.健全产业链条,打造县域经济新体系。受评估县通过深耕“三农”,探索农村“三变”改革,实施基地 农户的订单种植、养殖,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采用工厂化生产、机械化加工、标准化半成品制造、规范化保鲜配送的链式运作,大力发展休闲农业,打造涵盖一二三产业的农业全产业链,努力构建县域现代化的经济体系。
(三)五年奋斗凸显大好趋势,未来发展转有路径、赶有良机、特有方向、补有力度
1.转有路径,产业升级提速。五年来,受评估县按照 “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努力方向,找准了发展生态利用型、循环高效型、低碳清洁型、环境治理型等“四型经济”的主要路径,一批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层出不穷,让绿色发展创造红利、生态资源产生效益,绿色经济规模不断做大,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
2.赶有良机,快速增长可保。五年来,受评估县抢抓先行机遇、改革机遇、试点机遇,奋力后发赶超、推动跨越发展,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国家开放战略、融入长江经济带发展,快步跟上高铁时代,快步开启大数据时代,快步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加快推进传统经济向开放型经济转型,逐步形成了开放带动、创新驱动的新格局。
3.特有方向,提质增效可期。五年来,受评估县加快建设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用大数据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引领产业转型升级、服务广大社会民生;着力打造“山地公园省•多彩贵州风”品牌,推动旅游业“井喷式”增长;努力将贵州的“凉”资源打造成“热”产业,发展质量、发展效益、发展动力不断提升。
4.补有力度,后发潜力巨大。五年来,受评估县坚持问题导向、靶向施策,坚定不移打好基础设施建设、易地扶贫搬迁、产业扶贫、“三重保障”等“四场硬仗”,补齐了县域经济发展的基础短板、产业短板和公共服务短板,后发优势不断蓄积,发展潜力十分巨大、发展动力非常强劲。
二、起点比较低、特色不鲜明、质量不够高,制约我省县域经济发展
尽管过去五年,全省受评估县整体发展较快,成为推动全省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但从制约我省受评估县发展的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来看,发展起点比较低、发展特色不鲜明、发展质量不够高的问题十分突出。
(一)发展基础差、特色经济弱,反映我省县域经济发展起点比较低
1.我省县域发展基础差。我省受评估县经济总量小(仅是浙江省的五分之一、江苏省的八分之一)、亩均少(亩均gdp为3600元,仅是浙江省八分之一、江苏省的十二分之一)、人均低(人均gdp为31393.15元,仅是浙江省的37.84%、江苏省的34.4%)、城镇小(城镇化率为44.15%,比浙江低22.85个百分点、比江苏省低21.05个百分点)、外流人口多(我省净流出人口在500万左右),与东部地区差距十分巨大,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
2.我省县域特色经济弱。浙江省是我国县域经济最为发达的省份之一,其县域经济具有明显的“块状经济”特征。比如义乌的小商品、嘉善的木材、海宁的皮革、绍兴的织造、诸暨的五金、富阳的造纸、萧山的化纤等都是闻名遐迩的县域性块状经济。反观我省,块状经济屈指可数,除了仁怀市的白酒、赤水的竹制品、赫章的核桃外。与浙江省比,我省县域经济特色不鲜明的问题明显。
(二)没有看清优势、没有发挥优势、没有自主权利,导致县域经济发展特色不鲜明
我省很多县在经济发展上,没能充分发挥优势、没有足够的自主权利,没能形成特色产业,导致特色产业大不了、县域经济强不了。
1.没有看清比较优势,盲目发展。我省部分受评估县由于缺乏自信,看不清自身优势,总认为“外面的月亮比较圆”“外来和尚会念经”,“扬短避长”“舍近求远”,盲目模仿、照搬照抄其他地方的发展方式,引发很多“东施效颦”现象,不仅导致县域比较优势没有得到发挥,还导致了大量的财政资金低效使用甚至浪费。
2.没有发挥山地优势,跟风发展。我省各县最大的特点就是“山在县中,县在山中”,这本也是我省县域发展的最真实的实际、最普遍的优势,但是很多县不仅不认为这是优势,反而是最大劣势,偏执的认为“贵州因山而贫”,将平原地区的发展模式照搬贵州高原,导致很多县域产业“水土不服”,难以为继。
3.没有自主权利,被动发展。受评估县在经济发展上自主权较少、财政上依赖上级的转移支付,导致在产业选择、项目规划、项目实施等方面必须按照上级要求执行,而很多项目由于建设要求没有做到因地制宜、因时制宜,难以发展。
(三)先污染后治理、高投入低产出、争资源争市场乱象频出,导致县域经济发展质量不够高
我省很多县在发展思路上跟不上时代的发展,还存在先污染后治理、高投入低产出、争资源争市场等乱象,导致资金投入效益低、环境污染影响大,县域发展质量不高。
1.重蹈先污染后治理的覆辙。我省部分县为了追求漂亮的gdp数据,放低标准,引进一些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的企业,短期内数据是增加了,但造成的污染,还得地方政府需要长期投入来治理,导致发展效益不高。
2.重复高投入低产出的故事。我省部分县存在错误政绩观和发展观,乐于“垒大户”“造盆景”等行为,投入产出不成比例,资金投入效益不高。
3.重酿争资源争市场的苦酒。我省部分县在产业选择上不懂得规避“同质竞争”,在招商引资上与省内兄弟县(市、特区)竞相割肉比赛,在市场营销上相互造谣中伤,盲目扩大规模,发展效益不高。
三、理清新思路、制定新目标、实施新举措、采取新政策,闯出县域经济差别化发展新路子
发展县域经济必须发挥特有优势,紧扣打造地标产业主线,推进生产方式变革,推动差别发展,赢得发展先机,才有可能实现后发赶超、同步小康。
(一)总体思路
聚焦差别化高质量发展,立足县域优势、统筹城乡发展、发展地标产业、坚持全产业链开发,实施差别发展强县战略,强调差别选择产业、差别提供产品(服务),延伸地标产业长度;实施质量变革兴县战略,强化产业交叉融合、产业错位互补,提升地标产业高度;实施乡村振兴活县战略,建设特色县乡城镇、打造差别产业小镇,拓展地标产业宽度,重构产业格局、重建经济地理、重振乡村雄风、重塑县域名片,为努力开创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贵州新未来提供坚实支撑。
(二)主要目标
从2018年开始,通过五年的攻坚克难、艰苦奋斗、顽强拼搏,深入推进县域经济差别化高质量发展,着力打造一批深度参与城市社会化大生产精细分工的现代特色服务产业卫星县,打造一批实体经济超常规发展的山地特色产业明星县,打造一批人与自然和谐相生、和谐相处、和谐发展的生态功能产业风景县,将县域打造成区域开放发展的桥头、城乡融合发展的码头、乡村振兴发展的龙头,把贵州县域经济总量发展得更大、质量发展得更高、功能发展得更好,力争把贵州建设成为业精民富县强的多彩之州。
(三)战略措施
1.实施差别发展强县战略,延伸产业发展长度。根据各县(市、特区)地理区位、资源禀赋、发展基础、市场半径、民意取向等因素,谋划发展地标农业、地标工业、地标旅游业,用全产业链思维,把县域特色产业打造成为县域经济发展方向标和增长极。
2.实施质量变革兴县战略,提升产业发展高度。围绕差别化发展县域经济的思路,大力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加快集约、集群、集聚发展,取缔弱小落后污染产业,不断促进地标产业园区化、高端化、绿色化发展,加速跟上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时代步伐,积极参与全球高端价值链分配。
3.实施乡村振兴活县战略,拓展产业发展宽度。以做精县域经济为导向,推动县域经济发展联动到乡村,生态开发延伸到乡村,转型发展推进到乡村,发展惠民普及到乡村,引导城市要素、工业要素、商业要素、服务要素流进乡村,重建乡村产业格局,为县域经济发展夯实坚实基础。
(四)保障政策
1.出台“民营为主”的县域市场主体培育政策。把培育民营企业、发展民营经济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大举措,采取结对合作、联合发展等方式培育民营经济实体、壮大民营经济规模、增强民营经济实力。
2.强化“量体裁衣”的县域经济分类发展政策。差别化高质量发展县域经济,必须按需提供政策支持,实施分类指导提供一县一策、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使用效率、加大简政放权增强发展自主权力,为县域实施精准的政策指导,政策才能接地气、见实效。
3.实施“动静结合”的县域经济差别考核政策。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的作用,以产业特色和发展质量为重点,兼顾速度和效益,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加强考核,重点考核地标产业的比重和效益、县域“三个收入”,实施以“土地平均指标”为排名依据的增比进位考核,开展“差别发展产业”项目观摩,引导全省县域经济朝着差别化高质量方向加快发展。
(来源:贵州省发展研究中心门户网站 2018.07.20 原标题:重构产业格局 重建经济地理 推动县域经济实现差别化高质量发展——贵州省县域经济五年评估报告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县域经济比重评估组)
电话:010-88111629 邮箱:zjjjfzyjs@163.com
伟德源自英国始于1946的版权所有:中郡研究所| 制作维护:中郡所•中郡县域经济网(原中国县域经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