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县治,天下安”,县域经济处于宏观经济之尾,微观经济之首,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基础配置作用。2015年,面对经济下行压力,长沙县域着力推动转型创新发展,经济保持平稳增长态势,主要指标增幅高于全市平均水平,为长沙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力支撑。
一、基本情况
长沙县域包括“一区二县一市”,即望城区、长沙县、宁乡县、浏阳市,分布在全市东西两翼。2015年,县域土地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91.9%,县域常住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54.3%,县域人口多、面积广、实力强,对全市经济发展影响大。
(一)经济实力继续增强。县域作为全市重要组成部分,对全市经济发展作用明显。2015年,全市县域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803.69亿元,比上年增长11.1%,增幅比全市高1.2个百分点,对全市经济增长贡献率达45.3%,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44.7%,比上年提升0.1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309.99亿元,增长5.3%;第二产业增加值2654.69亿元,增长11.3%;第三产业增加值839.01亿元,增长12.5%。三次产业比例由上年的8.4:70.6:21.0调整为8.1:69.8:22.1,产业结构更趋均衡。
(二)综合排位不断提升。2015年,全市各县域经济均保持较快增长,综合实力排位全省领先、全国争先。2015年全国县域经济与县域基本竞争力百强县排名中,长沙县在挺进前十强的高起点上,再进一步,从全国第9位晋升为第8位,连续八年中西部第1;浏阳市、宁乡县分别位居第28位和第39位,排名比上年分别提升8位和11位。同时,2015年湖南省县域gdp排名中,长沙县、浏阳市、宁乡县、望城区分别居第1、2、3、5位。
(三)现代农业加快发展。长沙农业经济主要集中在县域范围,2015年全市农业经济总量继续稳居中部第一,其中县域占比达90.7%,农业发展特色鲜明,呈现加快发展态势。2015年,全市实施农业基础设施和产业项目109个,完成投资31.66亿元,农业基础不断夯实。现代农业蓬勃发展,2015年全市实现农产品加工业销售收入1550亿元,比上年增长18.1%;农民专业合作组织8278个,比上年增长13.8%,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达1.5万户,新型农业主体不断发展壮大。
(四)工业规模持续壮大。长沙县域分别拥有一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借助园区平台,主导产业逐步形成,成为支撑工业发展四大支柱。2015年,全市县域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1829.81亿元,比上年增长12.9%,高于全市增幅3.7个百分点;县域规模工业增加值占全市的比重达56.7%,比上年提升0.6个百分点。2015年,全市县域工业化率达60.9%,显示全市县域工业化已达到较高水平。
(五)内需拉动较为明显。县域作为全市投资和消费的洼地,内需保持较快增长,投资和消费增幅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拉动作用明显。2015年,全市县域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152.50亿元,同比增长18.2%。县域消费品零售总额953.05亿元,同比增长16.7%,增幅比全市高4.6个百分点,占全市的比重达25.8%,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
(六)要素供给增长较快。2015年,全市县域实现财政总收入312.50亿元,同比增长11.5%,增幅比全市高0.5个百分点,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6.83亿元,增长10.3%。在财政收入较快增长的同时,财政支出保持同步,全年县域共实现财政支出346.34亿元,比上年增长16.7%,比全市高1.8个百分点,占全市比重由上年的37.0%提高到37.6%。2015年末,县域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1821.1亿元,比上年增长26.3%,增幅比全市高1.6个百分点。
(七)人民生活持续改善。4个区县(市)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超过3万元,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超过2万元。2015年末,县域住户存款余额1209.45亿元,比上年增长14.2%,增幅比全市高2.3个百分点,占全市住户存款的27.8%。
二、主要问题
(一)区域发展不够平衡。从经济发展看,全市县域经济增长出现一定程度分化,2015年浏阳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速为12.2%,居全市各区县(市)增速首位,而长沙县仅增长9.0%,相差3.2个百分点。同时,县域规模工业增加值、财政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指标增速也出现不同程度分化,区县(市)之间增速差距均在5个百分点以上。从县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看,2015年长沙县和望城区实现程度分别达96.0%和94.1%,率先获得省委、省政府达标认定,但宁乡县、浏阳市与目标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实现程度分别为86.0%和87.6%,显示县域发展协调性有待进一步增强。
(二)产业层次依然偏低。当前,全市县域经济发展肩负着壮大经济总量和优化发展质量双重任务,县域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经济转型面临攻坚。2015年,县域三次产业结构继续调整,其中一产、二产占比分别下降0.3和0.8个百分点,三产占比上升1.1个百分点。但与全市相比,二产占比高17.2个百分点,三产占比低21.3个百分点,近年来县域工业快速发展是全市工业化快速推进的主要动力,而服务业占比偏低是全市服务业占比偏低的重要原因。服务业发展水平是反映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标志和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加快服务业特别是县域服务业发展任重道远。
(三)增长动力有所减弱。工业和房地产是近年来县域经济发展的两大引擎,新常态下出现一定程度放缓,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减弱。县域工业增速持续回落,2013-2015年县域规模工业增速分别为16.4%、14.3%和12.9%,未来依然面临较大下行压力。房地产市场也进入调整期,县域房地产市场热度有所减弱,房地产投资出现下降,2015年县域房地产开发投资288.07亿元,比上年下降17.3%;商品房销售面积756.53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3.0%,低于全市平均水平12.4个百分点,对县域经济发展和城镇化水平提升均将带来一定影响,2015年县域常住人口比上年减少8.1万人,占全市比重比上年下降2.0个百分点,“十二五”以来首次出现下降,同时部分相关指标出现下降或增速放缓的态势,需要引起重视。
三、对策建议
(一)加快产业升级。产业发展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动力,要着力提升产业经济实力,不断提高科技进步和创新能力,形成分工协作的现代产业体系。全市农业发展重点在县域,要大力发展现代化农业,合理规划全市优势农产品布局,努力实现农产品质量品牌、长沙地域形象品牌和企业商标品牌三者的有机结合,打造出长沙市的特色农业,提高农业竞争力。要加快发展服务业,大力发展与本地居民相关的服务业,重点发展技术推广、销售、信息、金融等服务业,增强产业配套能力,促进产业集群发展。要积极发展新兴业态,把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作为扩消费、调结构、转方式、惠民生的重要抓手,以宁乡县获评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为契机,顺应“互联网 ”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推动协调发展。县域经济首先是一种特色经济,凡是经济实力较强的县,其产业特色都很鲜明。长沙各区县(市)特色各异,在发展县域经济中,要根据自身的历史文化、区位特点、资源禀赋、环境条件,找准产业定位,走特色化发展之路,着力统筹协调发展,将资源和生产要素向优势产业集中,向项目区集中,向中心集镇集中。一是突出优势实现错位发展,以自身的资源禀赋为基础,注重发挥比较优势,合理布局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先导产业和基础产业,依托现有县域功能推动产业发展,通过产业发展促进县域产业体系和综合功能的进一步完善。二是加快经济转型和动力转换步伐,抓住机遇调结构。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发展目标,加快淘汰落后产能,降低高耗能产业占比,力争县域经济在新常态下实现中高速增长、中高端发展的目标。
(三)强化要素保障。一是要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以长沙建设新型城镇化综合改革试点城市为契机,不断完善土地利用、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和工业园区布局等规划,加快推进农村城镇化,加大基础设施、教育、医疗等公共资源的覆盖和均等化,把县域打造成宜居、宜业、宜游的典范,促进人才、资金、项目等向县域流动。二是要不断健全要素保障,加快培育壮大县域金融市场,坚持节约集约用地和用足用活土地政策,创新人才工作机制,通过市场的办法、创新的思路,破解资金、土地、人才等发展难题,增强县域要素集聚能力。
(来源:湖南省人民政府网 2016.04.01 原标题:《2015年长沙市县域经济发展报告》发布)
电话:010-88111629 邮箱:zjjjfzyjs@163.com
伟德源自英国始于1946的版权所有:中郡研究所| 制作维护:中郡所•中郡县域经济网(原中国县域经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