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政府积极创新评价体系,对县域经济发展实施分类考评,从而有效激励县域经济转型发展,推动全省综改试验区顺利建设。
数据显示,山西90%的国土面积、73%的人口都在县域。但全省119个县市区中,国家级和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却只有16个,所占比重仅为13%;县均生产总值只有72亿元,大大低于全国和中部六省的平均水平。
山西省社科院副院长潘云表示,县域经济是山西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柱之一,山西要想推进综改实验区建设,真正实现转型跨越发展,就必须引导县域经济实现科学发展。
为了促进全省县域经济形成各具特色、竞相发展的新格局,山西省政府打破了县域经济发展考评“大锅饭”,实行分类考核评价的新机制。
按照区位特点、资源禀赋、发展取向、发展基础,山西全省96个县被分为a、b、c三类,23个市辖区单独划为一类。其中,a类县(市)22个,为非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中的煤炭大县(市);b类县38个,为非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中的无煤县(市)或产煤量较小的县(市);c类县36个,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及集中连片特困区内的县。每类县(市)、市辖区分别采用不同的指标体系进行考核评价,每三年对县域分类进行一次调整。每年对每个类别中当年进步最快的县进行表彰奖励。
山西省统计局相关负责人说,新的考评体系紧扣全省综改区建设“四大任务”,分为“经济发展、经济结构、民生改善、资源环境”四大类,并在指标体系上进行了优化。每项指标所占的权重不仅根据县域分类的实际情况有所差别,而且弱化了经济发展的占比,更加突出产业转型、民生改善和资源环境的重要性。全省96个县中,“经济发展”的考评权重全部下降为27,而对于民生改善和资源环境的考评权重,a、b类县达到了53,c类县达到了55,有效避免了县域经济一味追求gdp。
按照新的分类考评体系,2012年山西县域经济发展考核评价的结果发生了巨大变化。右玉、保德、河曲等许多以前不可能进入到考核先进行列的农业县和贫困县受到了表彰,而一些曾经长期占据考核前列的产煤大县则排名大幅下滑,甚至跌出了先进行列。
山西省副省长郭迎光表示,县域经济分类考评体现了不同县市区的差异,更加科学、公平,所释放出来的激励效果也十分明显,不仅有效避免了县域发展唯gdp论英雄,也做到了“既看发展又看基础,既看显绩又看潜绩”,对推进全省综改试验区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来源: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原标题:山西打破县域经济考评"大锅饭" 有效激励转型 2013.09.17)
电话:010-88111629 邮箱:zjjjfzyjs@163.com
伟德源自英国始于1946的版权所有:中郡研究所| 制作维护:中郡所•中郡县域经济网(原中国县域经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