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郡研究所对2019年全国省市区《政府工作报告》中有关县域经济与县域发展工作内容进行了整理,经统计,在2019年全国省市区《政府工作报告》中,“县域”词频为74次,“县域经济”词频为26次,与上年度相比,“县域”和“县域经济”词频略有减少,分别减少了16.85%和25.71%;而“县”词频增加了4.18%。省市区对“县域经济”与“县域”的认识和行动已经进入新阶段,不仅关注县域经济和县域发展的一般概念,更加关注其具体内涵;不仅关注县域经济发展,更加关注县域发展;不仅关注认识,更加关注工作落实。针对这种变化,值得进一步研究。
省市区《政府工作报告》中有关县域经济与县域发展工作内容比较广泛,涉及到加快、促进、推动、支持县域经济发展,加强县域经济特色发展,县域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均等化,绿色发展,精准扶贫,行政审批和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等方方面面,其中特别突出新时期县域经济差异化特色发展、县域绿色发展和贫困县脱帽等具体工作。
中郡研究所认为,县域经济与县域发展进入新时期,新时期县域经济要差异化特色发展,县域要全面发展,竞强争优,建设更加富裕绿色幸福县域。
内容初步汇总如下,供交流。
一、北京
2019年1月14日,北京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召开,北京市市长陈吉宁作《政府工作报告》
1、坚持“四个统一”,强化副中心与河北廊坊交界地区规划建设管控,推动交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产业向北三县延伸布局。
2、建立防止返贫机制,再助力一批受援贫困县脱贫摘帽。
二、天津
2019年1月14日,天津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召开,天津市市长张国清作《政府工作报告》
1、扎实推进对口帮扶82个县(市、区)工作,不断加大资金投入、产业帮扶、教育帮扶、劳务协作、结对帮扶力度,实施帮扶项目842个,选派干部人才1100余人,帮扶2万余名贫困群众实现就业增收,助力10个贫困县率先脱贫摘帽。
2、深入落实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三年行动计划,坚持升级加力、多层全覆盖、有限无限相结合,聚焦深度贫困县、聚焦重点贫困村、聚焦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在产业扶贫、技能培训、智力支援、支撑保障上升级加力,助推更多贫困县脱贫摘帽。
三、河北
2019年1月14日,河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召开,省长许勤作《政府工作报告》
1、主动服务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廊坊北三县与通州区统一规划、统一政策、统一标准、统一管控。
2、坚决落实中央改革部署和省委要求,突出抓好国资国企、投融资、科技、金融财税等九项改革,省市机构改革顺利完成,县级机构改革有序实施。
3、认真抓好国家扶贫考核反馈意见整改,坚持五级书记一起抓,实行领导干部包联,开展县乡党委书记“擂台赛”,加大对深度贫困县、贫困村扶持力度,重点抓好产业、就业、科技、健康、教育扶贫和易地扶贫搬迁、特困群体脱贫,21个贫困县将脱贫出列。
4、健康河北建设取得新进展,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成效明显,黄骅市、馆陶县医改工作受到国务院通报表扬。
5、加快京雄城际和京秦、津石高速等项目建设,全力支持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与北京共同推动大兴国际机场和临空经济区建设,推动廊坊北三县与通州区协同发展。
6、支持承德创建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深入开展县域科技创新跃升计划,加快农业科技园区建设。
7、实施民营企业“百千万”提升工程,提高大企业综合竞争力,培育更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拓宽民营企业融资渠道,省市县建立民营企业纾困基金。
8、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坚持现有目标标准不动摇,一鼓作气、尽锐出战,重点解决“两不愁、三保障”面临的突出问题,确保所有贫困县摘帽出列、33万贫困人口脱贫,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
9、建立精准防贫长效机制,扎实做好非贫困县脱贫攻坚,强化对摘帽县和脱贫户后续扶持,加大对贫困边缘户扶持力度,提高脱贫质量。
10、培育壮大县域经济。落实激励县域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强化科技创新,因地制宜打造特色产业,培育龙头企业,加强配套协作,推动县域经济特色化、特色经济产业化、产业经济集群化,力争全年生产总值超200亿元的县达到34个,推动更多县进入全国百强行列。
11、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推进县城改造提升,支持特色小镇有序发展。
四、山西
2019年1月26日,山西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召开,省长楼阳生作《政府工作报告》
1、坚持“改革决不能落后”的决心和“三个三”工作方法,狠抓基础性、牵引性重大改革,率先开展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县乡医疗卫生机构一体化等改革。
2、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全面加力,制定支持民营经济发展30条,建立省市县三级领导干部联系民营企业制度,优选108个混改项目向民营企业和社会资本开放,民营经济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
3、行政区划调整取得突破,大同、长治完成行政区划调整,怀仁撤县设市,实现了我省县级以上行政区划调整的历史性重大突破!
4、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五大专项行动”全面启动,示范县(村)建设有序推开,农村公路新改建2万公里。
5、26个县进入脱贫摘帽程序,2255个贫困村退出,64.9万人口脱贫,贫困发生率下降到1.1%,脱贫攻坚实现连战连胜!
6、强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域通过了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督导检查。
7、省市县定点医疗机构基本实现住院费用“一站式”即时结算。
8、大力开展“六最”营商环境建设年活动,持续深化“放管服效”改革,公布省市县三级政府部门行政职权事项标准清单,省级行政审批事项审批时间大幅压缩,项目落地周期平均缩短三分之一。
9、推动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实现省市县乡四级全覆盖,山西公安“一网通一次办”平台用户突破1000万。
10、加快水利、电力项目建设,推进古贤水利枢纽工程前期工作,做好小浪底引黄、中部引黄、东山供水等大水网骨干工程扫尾,加快县域小水网建设。
11、实施新一轮企业技术改造,设立市县技改引导资金,省级资金增加到25亿元。
12、继续推进6个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
13、加快推进市县国企改革。
14、推广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经验,扎实推进省级示范县、示范村建设,开展风貌整治示范。
15、健全农村人居环境改善长效机制,压实县级主体责任,发动农民积极参与,加快建设各具特色的美丽宜居村庄。
16、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加强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推动县级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提升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电影公共服务能力。
17、压实市县政府主体责任,规范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争取更多国家债券支持,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稳妥处置债务存量。
18、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进一步聚焦深度贫困县、特殊贫困群体和影响“两不愁三保障”的突出问题,逐县研判、逐项对标、逐个突破,确保最后17个贫困县全部摘帽、800个左右贫困村退出、22万左右贫困人口脱贫,易地扶贫搬迁全面完成,实现脱贫攻坚决战决胜!坚持摘帽不摘责任、不摘政策、不摘帮扶、不摘监管,落实好已摘帽贫困县、已退出贫困村和脱贫人口的后续扶持政策,建立返贫预警机制,减少和防止脱贫人口返贫,巩固脱贫成果,提升发展能力,让贫困群众乘着乡村振兴的快车,奔向全面小康的幸福生活!
18、提高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推动县域义务教育向优质均衡迈进。
19、深化县域综合医改、城市医联体建设和公立医院改革,保持医改在全国的领先地位。
20、将国定贫困县农村妇女免费“两癌”检查服务扩大到全部贫困县。
21、推广相对集中统一行政许可权改革经验,开展晋城市县两级改革试点,在省级推行“一枚印章管审批”改革。
22、优化政务服务优化政务服务,全面深化“一门一网一次”改革,在省市县三级政务服务大厅全面推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模式,建设覆盖全省、联通国家的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同步实现“互联网 监管”功能,提升移动政务服务“三晋通”覆盖度和体验度,让更多事项“一网通办”,必须到现场办的力争做到“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
23、推进省市县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五、内蒙古
2019年1月26日,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召开,自治区主席布小林作《政府工作报告》
1、预计,全年减贫23.5万人,10个国贫旗县、13个区贫旗县摘帽。
2、新增公路3200多公里,总里程突破20万公里,全区通一级或高速公路旗县(市、区)达到101个。
3、102个旗县(市、区)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认定。
4、97家旗县综合医院接入远程医疗网络。
5、今年是实现脱贫攻坚目标的关键一年,我们必须一鼓作气,精准推进,确保减贫14万人以上,贫困嘎查村全部退出,20个国贫旗县全部摘帽。
6、深入推进兴边富民行动,加快牧业旗、边境旗市、“三少民族”自治旗、民族乡等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发展。
六、辽宁
2019年1月16日,辽宁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召开,省长唐一军作《政府工作报告》
1、实现15.43万人脱贫、519个贫困村销号、6个省级贫困县摘帽,脱贫攻坚取得重大成果。
2、农业现代化稳步推进,建设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14个,新增2个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创建国家级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县6个。
3、因城因地施策,房地产市场总体平稳,商品房销售额增长7.1%,县城房地产去库存取得较好成效。
4、事业单位改革走在全国前列。省级机构改革全面完成,市县机构改革有序推进。
5、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落地到位。
6、积极发展“飞地经济”,壮大乡镇经济,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全省乡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27.3%。
7、不动产登记5天办结。建成省市县三级网上政务服务平台,省级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达到90%,100个高频事项实现“最多跑一次”。
8、全面完成确权登记颁证,完善落实承包地“三权”分置政策,建立健全县级土地流转交易中心,让农民更多地分享土地增值收益。
9、聚焦“两不愁、三保障”,推进产业扶贫、就业扶贫和健康扶贫,加大对特殊贫困群体帮扶力度,高质量完成13.02万贫困人口脱贫、128个贫困村销号、5个省级贫困县摘帽任务。
10、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坚持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融合发展,引导公共财政向农业倾斜、公共资源向农村延伸、社会保障向农民覆盖。以“飞地经济”为抓手,以项目建设为牵动,支持市县和区域之间联合共建“飞地经济”园区,培育一批新型工业强县、特色农业大县、魅力旅游名县。
11、推进县级融媒体建设,抓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
12、完善省市县三级文化产业政策体系,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13、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继续推进分级诊疗,完成80所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任务,启动“大病不出县”两年行动计划。
14、对贫困县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实施营养餐改善计划,对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现资助全覆盖,对艰苦偏远地区乡村教师实行差别化补贴。
七、吉林
2019年1月26日,吉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召开,省长景俊海作《政府工作报告》
1、农村贫困人口减少11.79万人,602个贫困村退出,3个国贫县、3个省贫县具备摘帽条件。
2、松花江、嫩江干流防洪治理工程全面完成,县级城市达到50年一遇防洪标准。
3、整合财政资金10亿元支持县域经济发展,启动建设特色产业小镇55个。
4、全力以赴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全年减贫6万人、贫困村全部退出、贫困县全部摘帽。
5、推进黑土地保护试点县建设。
6、坚持以建设现代农业三大体系为抓手,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开展乡村振兴“百千万”工程,启动建设5个乡村振兴整县试验区。
7、完善省市县国土空间规划,发挥城市群辐射带动作用。
8、深化扩权强县改革,制定扩大榆树市等经济社会管理权限意见。
9、加快培育特色产业小镇,推动安图伊利矿泉水等项目开工建设,大力推进县域经济发展。
10、推动城商行、农商行、农信社业务回归本源,持续扩大“助保金池”规模并向市县延伸,为实体经济提供支撑。
11、推动省部共建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试验区项目,加强县级职教中心建设。
八、黑龙江
2019年1月14日,黑龙江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召开,省长王文涛作《政府工作报告》
1、完成17.2万人口脱贫,在2017年5个国贫县、8个省贫县脱贫摘帽基础上,又有10个国贫县申请脱贫摘帽。
2、省市县政府机构改革有序推进,深化事业单位机构改革取得阶段性进展。
3、启动实施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全面完成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建设任务
4、聚力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算清总账与细账、收入账与支出账、大账与小账、静态账与动态账,着力解决影响“两不愁三保障”的突出问题,落实兜底保障措施,减少和防止贫困人口返贫和产生新的贫困,实现9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剩余5个国贫县全部摘帽、100个贫困村全部出列。
5、加快淘汰县级以上城市建成区内10蒸吨/小时及以下燃煤小锅炉,原则上不再新建35蒸吨/小时以下燃煤锅炉。
6、实施10个县、59个乡镇、189个村生活垃圾治理试点。
7、突出抓好特色经济、拳头经济、民营经济,加快县域经济发展。
8、分类实施税收增量返还激励政策,充分调动市县抓投资、抓项目、抓招商引资积极性。
9、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所有县(区)。
10、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推进县级文化馆、图书馆达标建设和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
九、上海
22019年1月27日,上海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召开,市长应勇作《政府工作报告》
上海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无县域经济与县域发展相关具体工作的内容表述。
十、江苏
2019年1月14日,江苏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召开,省长 吴政隆作《政府工作报告》
1、开展“健康江苏”建设实践试点,深化公立医院和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大力推行分级诊疗,新增医联体38个,89%的县(市、区)开展了远程医疗服务,县域就诊率接近90%,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增加至55项,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率达到69%,居民健康水平位居全国前列。
2、认真落实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实施意见,聚焦低收入人口、经济薄弱村和重点片区,强化到村到户到人的精准帮扶措施,完成60万左右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脱贫任务,现有97个省定经济薄弱村全部实现达标,12个省级重点帮扶县(区)全部达到“摘帽”标准。
3、深化江阴市县级集成改革试点。
4、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和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统筹抓好文化惠民工程、文艺精品创作和文化产业发展,加强对文化遗产和档案资源的保护、传承和利用,积极推进记录江苏、智慧广电建设。
5、完成138条黑臭水体整治任务,实现13个设区市及太湖流域全部9个县城建成区基本消除黑臭水体。
十一、浙江
2019年1月27日,浙江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召开,省长袁家军作《政府工作报告》
1、国资国企改革发展步伐加快,省市县国有资产统一监管体系初步建立。
2、全面实施投资新政,省市县长项目工程开工建设326个。
3、18个市县成为新一轮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数量居全国前列。
4、开展庆元县农村学前教育补短板改革试点,新建及改扩建幼儿园219个,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消除大班额,扩大中高职一体化培养规模,支持“双一流”建设高校和省重点建设高校发展。
5、深化“三医”联动和“双下沉、两提升”,70个县(市、区)开展县域医共体建设。
6、省市县乡政府法律顾问全面建立,推动各级政府依法行政、廉洁施政,不断提高行政质量、行政效率和政府公信力,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7、全面实施投资新政,加大基础设施补短板力度,加强浙商回归工作,滚动实施省市县长项目工程,促进民资、国资、央企投资、外资“四个轮子”一起转。
8、编制实施制造强省建设规划纲要,开展一批浙江制造示范市县试点,创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国家级示范区。
9、织密织牢“天罗地网”风险监测网,强化省市县协同、政银企联动,守住不发生区域性金融风险底线。
10、大力推进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加强固废全过程闭环式管理,严打固废违法倾倒行为,新增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能力15万吨以上,加快实现危险废物不出市、生活垃圾不出县。
11、做实做好“百县千碗”。
12、编制实施省市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和多规合一制度,推进空间重构、产业重整、环境重生。
13、实施城市有机更新,深化“三改一拆”和创建无违建县行动,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和棚户区改造,建设美丽城市、美丽县城。
14、实施“四美联创”,高水平建设“四好农村路”,新建和改造提升农村公路8000公里,新建农村文化礼堂3000个,培育a级景区村2000个、示范乡镇100个、美丽乡村示范县10个。
15、加快大运河(浙江)文化带规划建设,扎实推进之江文化中心等重大文化设施建设,实现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全覆盖。
16、启动实施医学高峰计划,县县建成县域医共体,加快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升级达标,着力破解“看病难、看病贵、看病繁”问题。
17、启动15个县(市、区)的生活垃圾分类系统和200个垃圾分类省级高标准示范小区建设,全省设区市城区垃圾分类收集覆盖面达到85%以上,县以上建成区垃圾分类收集覆盖面达到55%以上;推进530个省级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项目村建设,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建制村覆盖面达到65%。
十二、安徽
2019年1月14日,安徽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召开,省长李国英作《政府工作报告》
1、脱贫攻坚连战连捷。预计18个贫困县摘帽,725个贫困村出列、72.6万贫困人口脱贫的年度目标如期实现,贫困发生率由上年的2.22%降至0.93%。
2、芜湖、马鞍山市入列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界首、宁国、巢湖市入选全国首批创新型县(市),淮南高新区升格为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
3、制定实施县域经济振兴支持政策,县域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
4、深化"放管服"改革,"证照分离"改革全面推开,"一网、一门、一次"改革取得突出成效,权责清单制度和编制周转池制度不断完善,"减证便民"省市县三级申请材料分别精简51.9%、57.7%和56.2%,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3个工作日以内,省级网上可办事项达96.14%、市县达99.93%。
5、首批364所智慧示范学校和实验学校加快推进,金寨县智慧学校建设试点取得成效。
6、健康安徽建设取得新进展,县域医共体实现全覆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全面推行,创新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两卡制"试点,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效果评价考核居全国第2位。
7、建成市县乡村社会服务管理信息化平台。
8、今年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之一:9个贫困县摘帽、64个贫困村出列、40万贫困人口脱贫。
9、省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增量部分全部用于贫困革命老区县、深度贫困县。
10、深化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完成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任务,扩大安徽省实验室、安徽省技术创新中心布局,加强国家级研发机构创建,支持争创国家创新型城市、县(市)、乡镇。
11、以项目建设为主体,以行业监管和市场营销为两翼,深入推进旅游强省建设"五个一批"工程,创建19个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打造一批文化旅游名县、特色村镇、领军企业和新业态品牌。
12、实施"互联网 "农产品出村工程,推进县域快递企业集聚和业务整合,提升行政村快递通达率、投送频次和网点快递收发兼容度,新增农村电商经营主体5000个以上,农村产品网络销售额突破500亿元。
13、打造乡村综合服务平台,推动县乡政务服务向行政村延伸。
14、加快县域经济振兴。启动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基地)建设。推动县域与高校、科研院所、知名企业战略合作全覆盖,支持引导县域在大中城市设立异地创新中心,促进更多创新成果落地转化。引导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向县域倾斜。创建国家级农民工返乡创业试点(示范)县,新建省级农民工返乡创业示范园50个、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实训基地15个。
15、加快市、县外贸平台公司发展,稳定和拓展外贸资源,大力开拓"一带一路"沿线及非洲等新兴市场。
16、完善县域医共体模式,探索建立紧密型城市医联体,推进分级诊疗、双向转诊,推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两卡制"。
17、加快推广"智医助理",今年项目应用再增加50个县(市、区)。
18、加快建设省文化馆新馆,建成开放省美术馆,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完善县级公共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制。
19、加强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建设。
20、加强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机制建设,持续推进信访"三无"县乡村"联建、联创、联评"活动,创新信访工作方式,依法及时就地解决群众合理诉求。
21、深入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完成市县政府机构改革,统筹推进承担行政职能事业单位改革,大幅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提高事中事后监管水平。
十三、福建
2019年1月14日,福建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召开,省长唐登杰作《政府工作报告》
1、加强城市规划建设,深入实施交通畅通、智慧城市、水环境治理、供水安全、防洪防涝、城乡洁净、管网建设、景观提升、配套服务等九大工程,新建城市道路1200公里、各类管网5900公里、绿道1150公里、公共停车泊位5.7万个,实现园林城市(县城)全覆盖。
2、坚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现行扶贫标准下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基本实现脱贫,建档立卡贫困村新退出1158个,5个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实现摘帽。
3、推进“三医联动”改革,开展县域紧密型医共体试点,连续三年获得全国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效果评价考核第一名,医疗“创双高”全面实施。
4、深化“三医联动”改革,完善公立医院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因地制宜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扩大县域医共体试点范围。
5、坚持精准方略,下好绣花功夫,攻克难中之难,今年实现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部达到退出标准,建档立卡贫困村全部摘帽。
6、实施县域改造提升工程,规范推进特色小镇和小城镇建设。
7、积极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新闻出版、广播电视、档案、地方志等事业,建好新型智库,加快乡村文明实践中心和县域融媒体中心建设。
十四、江西
2019年1月27日,江西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召开,省长易炼红作《政府工作报告》
1、围绕打好脱贫攻坚战,接续开展春季攻势、夏季整改、秋冬会战,扎实推进“十大扶贫工程”,全年实现42万贫困人口脱贫、1000个贫困村退出、10个贫困县达到摘帽条件
2、2017年申请退出的瑞金、万安、永新、上饶、横峰、广昌6个贫困县(市)成功脱贫摘帽
3、婺源县获评第二批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井冈山市、崇义县、浮梁县获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
4、狠抓项目投资,省市县联动推进1315个亿元以上项目,省大中型项目完成投资6075亿元,省重点工程完成投资2270亿元。
5、实施消费升级行动计划,大力发展电子商务,7个县(市、区)入选全国电商示范百佳县。
6、省级机构改革基本完成,市县机构改革稳步推进。
7、财税金融改革不断深入,省市县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等改革继续深化,赣江新区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加快推进,全省绿色信贷余额比年初增长14.58%,“财园信贷通”“财政惠农信贷通”发放贷款549亿元。
8、加快中国(南昌)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和43个国家电商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建设。
9、用好省发展升级引导基金,加快构建省市县三级联动融资担保体系,成立省农业保险公司,让金融“活水”更好浇灌实体经济。
10、大力实施创新型省份建设三年行动,推进鄱阳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赣江两岸科创大走廊、五大科创城、高校产学研用平台和6个省级创新型县(市、区)建设,创建井冈山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加快构建“一廊两区五城多点”创新区域体系。
11、推进技术创新等八大提升行动,抓好市、县(市、区)“1 8”传统产业优化升级试点,实施新钢百亿产业转型升级改造工程,推动3000家以上工业企业技术改造,力争工业企业技改投资增长30%。
12、深化“一次不跑”“只跑一次”改革,省级和市县两级依申请类政务服务事项“一次不跑”“只跑一次”办理率分别达到80%、70%,扩大“赣服通”办理事项覆盖面。
13、加快推进“一网通办”,6月底前基本建成全省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并与国家政务服务平台全面对接,年底前实现政务服务应上尽上、系统应联尽联、数据实时共享,省级和市县两级依申请类政务服务事项网办率分别不低于90%、70%,“一窗式”受理率达70%以上。
14、按照“四精”理念,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启动建设30个左右美丽宜居试点县,鼓励有需求的行政村或较大自然村因地制宜配套“8 4”公共服务设施,基本实现组组通水泥路,打造一批省级示范村点。
15、推进与长江经济带省份签订流域上下游生态保护补偿协议、与广东签订新一轮东江流域生态保护补偿协议,推进省内市、县(市、区)之间开展流域上下游生态保护补偿。
16、深入实施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以普惠性资源为主体,推进农村和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加快建设县级儿童活动中心。
17、研究制定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框架及政策措施,加快省直公立医院新院、县医院综合能力以及乡镇卫生院、村卫生服务室建设。
18、探索建立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推进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试点,开展县域综合医改试点,逐步建立多种形式的医联体和覆盖所有县(市、区)的远程医疗服务体系,完善分级诊疗制度,推进符合医疗质量控制标准的检查检验结果在医联体内互认共享,力争县域内就诊率达到90%左右。
19、深入实施脱贫攻坚三年行动,确保40万贫困人口脱贫、6个国定贫困县和1个省定贫困县达到脱贫摘帽条件、剩余387个贫困村全部退出。
20、推动县域内住院“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结算、扶贫病床设置和大病集中救治全覆盖,提高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履约率,确保建档立卡贫困患者住院费用个人自付比例在10%以下。
十五、山东
2019年2月14日,山东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召开,省长 龚正作《政府工作报告》
1、省政府机构改革顺利完成,市县政府机构改革扎实推进。
2、创建国土资源节约集约示范省,启动“亩产效益”资源市场化配置改革,选取18个县(市、区)开展试点。
3、推进媒体融合发展,重点建设海报新闻客户端、县级融媒体中心、新媒体大平台和广电网络5g试点项目。
4、制定省市县项目库建设标准,构建层级衔接、上下互动、全面融合的项目库建设体系。
5、切实发挥好十大专班对行业新旧动能转换的组织功能,特别是在“双招双引”方面的推动作用,打造整合各类资源的平台,协调市县、智库、协会(联盟)及相关企业,协同推进重大项目建设、产业基金落地、产业集群培育。
6、加快推进农业“新六产”融合示范,新增农业“新六产”示范县20个、示范主体260家。
7、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积极探索农村污水治理模式,在荣成市、淄博博山区、邹城市、郓城县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试点,着力建立农村改厕后续管护长效机制。
8、深化财税体制改革。规范省以下财政收入划分办法,完善省与市县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加大对欠发达地区转移支付力度。
9、整合组建省级政府性融资担保集团,构建省市县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
10、继续取消下放省级权力事项,推进市级简政放权,深化扩权强县改革,实施“市县同权”,凡是法律法规没有明确实施层级且基层有实际需求的,原则上交由县(市、区)实施,提升县域发展要素聚集能力。
11、全面深化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统筹推进高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
12、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强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加快建立分级诊疗制度,年内县域医共体全覆盖。
13、加强“食安山东”建设,全域推进食品安全市县创建,打造食品安全放心省。
14、深化法治政府建设,开展市县法治政府示范创建。
十六、河南
2019年1月16日,河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召开,省长陈润儿作《政府工作报告》
1、在全国率先逐县逐项开展政府隐性债务摸底审计调查,科学制定实施意见,采取“八个一批”方式积极稳妥有序化解,地方债务风险总体可控。
2、聚焦深度贫困县村、特殊贫困群体、重点贫困县区,强化对口帮扶,加大政策支持,改善发展条件,提高脱贫质量。
3、易地扶贫搬迁提前完成“十三五”安置点住房建设任务,改造农村危房18.58万户,贫困县、贫困村电网脱贫改造任务提前全面完成,全年又有121.7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33个贫困县有望摘帽。
4、深化政府“放管服”改革,“一网通办”前提下“最多跑一次”改革全面提速,省市县审批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均达到90%以上。
5、省级机构改革基本完成,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得到优化,市县机构改革有序启动。
6、实现20户以上自然村4g网络全覆盖,新改建农村公路1万多公里,新安、兰考等6县获评“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
7、人居环境不断优化,棚改安置房开工66.33万套、基本建成38.42万套,基本消除城市县城黑臭水体78处,新改建城市公厕3268座,新建游园351处。
8、文明形象不断提升,又有22个市县入选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文明城市数量居全国第四位,文明城市创建覆盖面达到81.3%。
9、建立企业养老保险基金省级调剂制度,完善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实现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定点医疗机构县级全覆盖。
10、经济社会发展中还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之一:市场预期不稳,一些企业面临再融资受阻、资金链断裂风险,个别市县偿还债务压力增大,经济社会矛盾交织,风险隐患不可小觑
11、坚持精准方略,把脱贫质量放在首位,加大深度贫困县村、特殊贫困群体、重点贫困县区脱贫攻坚力度,重点解决好“两不愁、三保障”问题。统筹贫困县村和一般县村、地区帮扶和家庭帮扶、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内生动力和外部动力,继续打好“四场硬仗”,开展“六大行动”,实施“四项工程”,打好脱贫攻坚总攻战。建立脱贫正向激励和稳定脱贫长效机制,减少和防止贫困人口返贫。严格落实市县主体责任、部门协调责任、乡村包干责任、驻村帮扶责任,确保14个国定贫困县脱贫摘帽。完成20万黄河滩区居民搬迁。
12、推进省以下分领域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制定按市县财力状况分档分担资金的改革方案,进一步理顺省与市县财政分配关系。
13、继续深入推进省级机构改革,改革机构设置,优化职能配置,提高行政效能,加快完成市县机构改革。
14、加快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规范引导特色小镇和小城镇布局建设。
15、全面推进县域综合医改。
16、开展农村人居环境“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完成300万户农村户用卫生厕所改造,完成剩余45个县(市、区)农村垃圾治理省级达标验收任务。
17、实施“百县通村入组工程”,新改建农村公路5000公里以上;开展“万村通客车提质工程”,所有具备条件的行政村通客车率达到100%。
18、加快县(市)人民医院提质升级。
十七、湖北
2019年1月14日,湖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召开, 省长王晓东作《政府工作报告》
1、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105.5万人脱贫,963个村出列,17个县有望摘帽,26.8万人易地扶贫搬迁,贫困发生率降至2.4%以下。
2、省级机构改革平稳推进,市县机构改革全面启动。
3、强化区域支撑,武汉龙头作用更加凸显,荆州、黄冈经济总量有望突破2000亿元,随州有望进入千亿城市行列,经济强县实力提升。
4、电商扶贫试点实现国家级贫困县全覆盖。
5、新建改建公办幼儿园289所,改善5000余所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资助家庭困难学生150万余人次,24所高校、58个学科纳入国家和省“双一流”建设,88个县(市、区)完成公办中职资源整合。
6、着力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县乡村服务网络逐步完善。
7、深化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异地就医住院费用实现直接结算,大病保险制度基本建立,县域就诊率达到90%。
8、当前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之一:区域发展分化明显,部分市县财政收支矛盾突出
9、下足绣花功夫推进精准脱贫,确保贫困县全部摘帽、贫困人口如期脱贫。实现90万人脱贫、800个村出列、17个县摘帽。
10、扎实推进非贫困县脱贫攻坚。大力实施贫困村提升工程。
11、加快打造县域经济升级版。安排100亿元政府债券,由县级统筹用于基础设施补短板。在新旧动能转换基金中安排100亿元,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继续扶持20条重大产业链、110个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支持20个左右经济强县加快成长。培育一批新型工业强县、特色农业大县、魅力旅游名县。
12、支持智慧城市、海绵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推进县城改造提升,开展小城镇综合整治行动。
13、大力推进“一网通办、一次办好”,实现省市县乡村五级政务服务网上办事全覆盖,“鄂汇办”服务事项拓展到200项以上。
14、推进省以下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完善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
15、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继续推进分级诊疗,实施县域综合医改,实现县域医共体全覆盖,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
16、加强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
十八、湖南
2019年1月26日,湖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召开,省长许达哲作《政府工作报告》
1、加快建设以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核心的科技创新基地,株洲、衡阳纳入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浏阳、湘阴、资兴获批国家首批创新型县(市)建设,怀化高新区升格为国家级高新区。
2、全年可实现131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2491个贫困村脱贫出列、18个贫困县脱贫摘帽,贫困发生率由3.86%下降到1.49%。
3、继续开展污染防治“夏季攻势”,有力整治农业面源污染和城镇生活污水、黑臭水体,率先完成县级以上饮用水水源地环境问题整治,地表水水质全年为优,国考断面优良率达90%,森林覆盖率达59.8%,湿地保护率达75.7%。
4、综合交通枢纽体系日臻完善,怀邵衡铁路通车,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新增305公里、总里程达6725公里,新改建干线公路1005公里、“四好农村路”2.8万公里,一批支线机场、高等级航道、港口加快建设,市市通高铁、县县通高速、村村通硬化路正逐步实现。
5、能源保障能力不断增强,一批电力主网工程核准开工,改造村配电网5663个;新增天然气管道700公里,管道气化县(市、区)达到61个。
6、加大对33个贫困老区县(市)和财政困难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贫困地区农民收入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1个百分点。
7、法治政府建设深入推进,提请省人大常委会审议立法项目5件,组织省人民政府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进行宪法宣誓,带头并督促市县政府加强预算法等法律法规学习,大力推进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试点。
8、转移支付向县乡基层和贫困地区倾斜
9、打造以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核心的科技创新基地,推进“三区一极”“三谷多园”建设,支持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创建,加快科技创新型县(市)建设。
10、建设以精细农业为特色的优质农副产品供应基地,发展“一县一特”“一片一特”,继续抓好国家示范农业产业强镇建设,扶持打造区域公用品牌、特色农产品品牌。
11、鼓励和支持市县建立涉农资金统筹整合长效机制,对真抓实干成效明显的地区给予转移支付、项目安排、指标倾斜等支持。
12、进一步深化农村商业银行改革,推进村镇银行县域全覆盖。
13、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第一民生工程,以自治州为脱贫攻坚主战场,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如期实现19个贫困县、718个贫困村、60万以上贫困人口脱贫目标。
14、推进乡镇级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分和整治,新开工100个城镇黑臭水体整治项目,启动28座县以上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加快污水管网建设和畜禽水产养殖污染治理,确保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水质优良率进一步提升。
15、所有县(市)实现二甲公立医院全覆盖,基本消除村卫生室“空白村”。
16、重点建设12所卓越中职学校,在12个县(市、区)开展农村中职攻坚。
17、推动医联体优质资源下沉,提升县级医院综合能力和乡村卫生服务能力;提高农村医生诊疗水平。
18、加快文化强省建设步伐,推动以影视出版为重点的文化创意基地建设,繁荣发展文艺、广播电视、新闻出版等事业,加快建设重大文化工程,加强县级图书馆、文化馆达标升级建设,推动社区图书室开放。
19、推进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
十九、广东
2019年1月28日,广东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召开,省长 马兴瑞作《政府工作报告》
1、加快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省财政投入161亿元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基本完成县域乡村建设规划,76.9%的自然村启动农村环境基础整治,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厕所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农村公路建设4737公里,国省道新建改造277公里,完成中小河流治理2088公里,修复南粤古驿道重点线路740公里。
2、加大公共服务资源向粤东粤西粤北倾斜力度,在汕头、湛江等地布局建设省实验室,支持云浮新建1所本科院校,支持汕头、韶关、梅州、湛江、茂名各建设1家高水平医院,47家乡镇中心卫生院升级建设项目基本完成主体工程,县级公立医院升级建设全部开工。
3、省级全额负担原中央苏区、海陆丰革命老区困难县境内省管高速公路、国铁干线项目资本金。
4、教育强镇、强县、强市实现全覆盖,新增学前教育在园学生数7.7万、义务教育在校学生数62.9万。
5、大力推进减证便民,凡是没有法律法规规定的证明一律取消,省市县三级取消各类证明事项1099项、只保留37项。
6、支持原中央苏区县、海陆丰等革命老区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
7、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全面落实河长制、湖长制,开展“让广东河更美”大行动,高标准建设“万里碧道”工程,完成县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环境违法问题清理整治,基本完成茅洲河流域污染综合整治主体工程,推进练江流域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和系统整治,抓好广佛跨界等重污染河流整治,“一河一策”推进国考断面达标和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新建城镇污水管网5000公里。
8、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扶持发展产业化联合体,推广“龙头企业 合作社 农户”等经营模式,全面启动新型乡村助农服务体系建设,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建设。
9、推进村庄规划编制,深入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行动,优先在沿交通线、沿省际边界、沿景区、沿城市郊区重点推进,滚动打造10—20个示范县、100—200个示范镇、1000个以上示范村,年底前基本完成人居环境基础整治任务。
10、实施基层文明创建工程,建设一批名镇名村和文明示范县镇村,推动地方戏曲进农村,打造一批富有岭南特色的乡村文化品牌。
11、发展县域经济,提升县城和乡镇建设水平,推动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社会事业向农村覆盖。
12、全面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统筹推进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发展,试点推行地市统筹高中阶段教育、县区统筹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
13、优化省级政府机构职能体系,全面完成市县政府机构改革。
14、推进基本公共服务领域省级与市县共同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全额免除原中央苏区、海陆丰革命老区困难县、少数民族县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支出责任。
二十、广西
2019年1月26日,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召开,自治区主席陈武作《政府工作报告》
1、2018年,预计115万以上贫困人口脱贫、1400个以上贫困村出列和14个贫困县摘帽。
2、建立自治区、市、县三级政府领导联系服务工作机制,全面覆盖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3、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和广西特色旅游名县,打造“冬游广西”旅游品牌,国内外游客增长30.6%。
4、。建成河池至百色等5条高速公路,新增里程304公里,县县通高速率达91%。
5、新建中小学校(幼儿园)263所、改扩建7800多所,乡镇中心幼儿园覆盖率99.6%,新增43个县(市、区)通过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国家督导评估,全区累计通过率达85%。
6、完成自治区机构改革,压茬推进市县机构改革,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进一步优化。
7、抓住国家积极财政政策加力提效、稳健货币政策松紧适度的机遇,加快在投资、产业、消费、县域经济、市场主体等方面培育新增长点,抓紧在产业转型升级、基础设施补短板、乡村振兴、生态环保和民生建设等领域谋划实施一批重大工程和重大项目。
8、开展民营经济示范市、县、乡和示范园区创建活动。
9、建立自治区、市、县三级联系服务非公企业和非公经济代表人士工作制度,畅通诉求渠道,及时解决问题,切实把发展壮大民营经济55条措施落实到位。
10、当前脱贫攻坚已进入决战决胜阶段,必须聚焦“两不愁三保障”,聚焦深度贫困地区和特殊贫困群体,再接再厉、持续发力,确保实现105万贫困人口脱贫、1150个贫困村出列和21个贫困县摘帽。
11、统筹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政府债券和其他扶贫资金,对深度贫困县给予专门支持。特别是对都安、大化、隆林、那坡4个极度贫困县和100个极度贫困村,在财政资金、用地指标、政府债券、就业等方面给予倾斜。
12、统筹抓好有脱贫任务的非贫困县、非贫困村均衡发展。加强对已脱贫摘帽县“回头看”,巩固脱贫成效。
13、进一步建立权责清晰的自治区和市县财政关系,推进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改革。
14、抓好“一村一品”“一县一业”,新打造一批自治区级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
15、建设来宾、横县、柳州柳南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和玉林等国家农业科技园。
16、支持主产区依托县域形成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建设一批农产品专业村镇和加工强县,推动就近加工增值、全产业链发展,主要农产品初加工率提高10%以上。
17、创建“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加快建制村公路拓宽改造,建好县乡、村际联网公路,建设乡乡通二级、三级公路5180公里。
18、推进“县县通天然气”和天然气进乡入村。
19、开展县级城市饮用水水源地环境问题专项整治。
20、增强县域发展活力,强化抓产业抓项目,做优做强特色经济,培育发展特色小镇。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加快县城改造提升。
21、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多途径补充中小学教师2万人,启动中小学校教师“县管校聘”改革试点,提高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标准。
22、继续实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能力建设行动计划,加强乡镇卫生院、县级综合医院、县级妇幼保健院等建设,加大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力度。
23、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坚持“三医联动”,健全医疗联合体、分级诊疗和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推进县乡、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一体化。
二十一、海南
2019年1月27日,海南省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召开,省长沈晓明作《政府工作报告》
1、“多规合一”改革取得新成效,全省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基本建立,16个市县和洋浦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已批复实施。
2、改革省对市县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考核办法,取消三分之二市县的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等考核。
3、深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全省8.67万人脱贫、81个贫困村出列,保亭、琼中2个国定贫困县将脱贫摘帽。
4、大力推行产业扶贫“五带动全覆盖”模式,基本实现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产业帮扶全覆盖,橡胶价格保险、贫困户大病商业补充保险市县全覆盖。
5、全省通过“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省级评估认定,消减“超大班额”415个。
6、24家三级医疗机构、18个市县组建医疗联合体,实现20种重大疾病检查、治疗不出岛。
7、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加强政府系统廉政建设和作风建设,严肃查处一批违纪违法案件;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强化关键领域、关键环节、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政府债务风险预警及应急机制覆盖全部市县,“三公”经费持续下降。
8、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构建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长效机制;因城施策、分类指导,夯实市县主体责任;因地制宜发展旅游、商业等产业地产,大力发展住房租赁市场,鼓励发展分时度假、在线租赁、房屋分享等共享经济商业模式及经营性旅居物业。
9、围绕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三大板块和十二个重点产业,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整优化省级重点产业园区规划布局和产业定位,因市因县施策,突出各自优势和特点,采取更加有力措施抓出成效,促进产业分工协同、功能互补,形成集聚效应。
10、增强“海澄文”“大三亚”辐射带动作用。制定“海澄文”“大三亚”总体规划和具体行动方案。推进“海澄文”“大三亚”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自贸试验区和自贸港建设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在区域协调、城乡融合、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中发挥带头先锋作用。推动其他市县在“多规合一”统领下,错位发展,协作共赢。
11、坚持“一张蓝图干到底”,实施好省和市县总体规划,更好推动招商引资项目、改革创新成果落地。
12、把脱贫攻坚作为建设自贸试验区和自贸港的重要前提和底线目标抓好抓实。做到“两个确保、一个巩固、一个提升、一个延伸”,即确保五指山、临高、白沙等3个国定贫困县摘帽和剩余的3个贫困村出列;确保剩余的4.5万贫困人口基本脱贫,严格控制脱贫人口错退率、贫困人口漏评率,群众认可度高于90%;巩固现有脱贫成果,争取返贫率降至最低;提升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帮扶干部能力水平;逐步探索将帮扶政策向收入略高于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边缘人群延伸,防止新增贫困人口,提高群众满意度。
13、继续实施“一市(县)两校一园一院”工程,积极引进国内外优质教育卫生等资源和人才。
14、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推进高等教育“1 2 x”总体布局,推动海南大学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学科和国内一流大学,支持海南师范大学大力振兴教师教育、海南医学院医教协同、海南热带海洋学院等高校向应用型发展,优化中小学和中等职业学校布局,确保全省通过“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国家评估认定,加快学位紧张地区公立幼儿园建设步伐。
15、在五指山等5个市县试点实行基层卫生人才编制“县属乡用、乡属村用”和优秀教育人才公开竞聘,调整提高基层教育卫生人员工作补贴,让更多好教师、好医生安心在基层为群众服务。
16、深化“放管服”改革,以“多规合一”改革推动政府职能转变与流程优化,调整优化省与市县间权限划分,事关全省发展大局的职能上收,项目管理、规划报建审批等具体职能下放,处理好加强省级统筹与发挥市县积极性的关系。
17、坚持服务为上,牢固树立重商亲商安商理念,对企业高看一眼、厚爱一分,把企业冷暖放在心上。实行政务服务综合窗口受理、全省“一网通办”和市县“一枚公章管审批”。
18、必须把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政府365天的日常工作,发布优化营商环境年度行动计划、省和市县营商环境第三方评价报告,努力使海南的营商环境达到国内一流水平。
二十二、重庆
2019年1月27日,重庆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召开,重庆市市长唐良智作《政府工作报告》
1、谋划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行动计划,启动11个区县、102个乡镇、220个村分层分类试验示范,基本构建起政策措施框架体系。
2、新增普惠性幼儿园691所,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县覆盖率达到95%。
3、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持续深化,启动县域医共体医通、人通、财通试点,实施83个进口药品降价政策。
4、坚持目标标准,落实精准方略,抓好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反馈问题整改,以高质量整改带动高质量脱贫,确保“4个县摘帽、10万人脱贫”。
5、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推进市与区县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6、持续开展集中走访精准服务民营企业活动,完善市和区县领导定点联系重点民营企业机制,“一企一策”帮助解决实际困难。
7、提高研发投入强度,出台激励创新政策,通过压缩市和区县两级财政一般性支出,新增10亿元支持科技创新,采取投资补助、重大项目奖励、政府购买等方式,引导企业、高校、院所增加研发投入,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比达到2%以上。
8、编制多规合一的乡村规划,建设精致县城、大美乡村。实施“五沿带动、全域整治”行动,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2.4万公里“四好农村路”,改造3万户农村危房、37.5万户卫生厕所,强化农村垃圾污水、面源污染治理和农业生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探索建立长效管护机制。
9、提高幼儿园普惠率,推进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县全覆盖,积极消除城镇学校大班额,清理规范校外培训机构。
10、开展教师“县管校聘”和校长职级制试点,实施名校长名教师工程,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11、做好市级机构改革后续工作,完成区县机构改革,依照法定权限和法定程序履行职责。
二十三、四川
2019年1月14日,四川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召开,省长尹力作《政府工作报告》
1、强化45个深度贫困县帮扶工作,深化与广东、浙江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
2、实现104万贫困人口脱贫、3513个贫困村退出,30个计划摘帽贫困县达到验收标准。
3、出台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发展现代农业园区,开展创建农业强县。
4、新增39个县(市、区)通过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国家验收,新增高职院校10所。
5、新增4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
6、省政府机构改革基本到位,市县政府机构改革有序推进。
7、全面落实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实施意见,再实现50万贫困人口脱贫、1482个贫困村退出、31个贫困县摘帽,藏区贫困县全部摘帽。
8、打好污染防治“八大战役”,建立污染防治攻坚重点县清单,实行省直部门、国有企业、科研院所与重点县“一对一”结对攻坚。
9、健全省市县三级地方金融监管体系,压实属地风险处置责任。
10、开展成都文化旅游名城和天府旅游名县建设,发展乡村、红色、康养、生态等旅游。
11、统筹推进乡村振兴和县域经济发展。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推动县域经济特色化发展,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12、以发展现代农业园区为重点、创建农业强县为载体,建设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增加优质绿色农产品供给。
13、加快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完善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支持政策和考核办法,强化分类指导和奖励激励。加大财政和建设用地计划对县域基础设施、特色优势产业和工业园区的支持力度。培育一批县域经济强县和生态示范标杆县。支持符合条件的县撤县设市、设区,积极稳妥开展乡镇合并。深化扩权强县、扩权强镇改革,赋予县级更多自主权。
14、提升财政保障水平,支持教育事业优先发展,巩固提升民族地区“一村一幼”、“9 3”免费教育和15年免费教育,促进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稳妥有序推进高考综合改革,推进“双一流”建设,支持和规范社会力量兴办教育。
二十四、贵州
2019年1月27日,贵州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召开,省长谌贻琴作《政府工作报告》
1、脱贫攻坚连战连捷。减少贫困人口148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4.3%,14个贫困县成功脱贫摘帽,易地扶贫搬迁入住76.19万人,朝着按时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目标迈出了关键步伐。
2、在全国率先实施磷化工企业“以渣定产”,全域取缔网箱养鱼,县城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保持97%以上,主要河流出境断面水质优良率保持100%,森林覆盖率提高到57%。
3、农村学前教育儿童营养改善计划全覆盖,在西部率先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在全国率先建成省市县乡四级公立医院远程医疗服务体系,开展远程医疗会诊服务23.6万例。
4、实现县域冷库全覆盖,库容达到120万吨。规范化培训农村劳动力63万人。
5、全力打好污染防治“五场战役”,扎实推进“双十工程”,城市(县城)污水、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提高到91.5%和90.8%,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以上。
6、开工建设67个骨干水源工程,中型水库投运的县增加到74个
7、农村“三变”改革实现乡镇全覆盖,所有贫困县财政涉农资金实现整合。
8、国内三级医院1400多名医生到我省贫困县人民医院开展对口帮扶,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明显提升。
9、我省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还比较突出,面临的挑战还比较多。其中之一:脱贫攻坚仍有不少“硬骨头”。全省还有51个贫困县未脱贫摘帽,剩余的155万贫困人口一半以上生活在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越往后难度越大;扶贫产业规模化、市场化水平不高;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任务艰巨;一些贫困群众脱贫内生动力不足。
10、我省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还比较突出,面临的挑战还比较多。其中之一:部分地方债务负担较重,个别市县财政支出压力较大,有的债券违约风险较高。
11、脱贫攻坚目标: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10万人,18个县通过脱贫摘帽考核验收,17个县达到脱贫摘帽标准,全面完成188万人搬迁任务。
12、高质量发展目标之一:县城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保持在95%以上,森林覆盖率达到58.5%,节能减排降碳指标控制在国家下达计划范围内。
13、对16个深度贫困县,今明两年省级财政每年再各安排专项资金1亿元。实行差异化信贷政策,全省深度贫困县扶贫再贷款限额不少于60亿元。充实深度贫困县帮扶力量,引导社会资源帮扶深度贫困地区,推动深度贫困村与东部对口帮扶地区实现结对帮扶全覆盖。
14、大力推广教育、医疗等“组团式”帮扶机制,力争东部帮扶城市与我省贫困县中小学和乡镇卫生院结对帮扶全覆盖。
15、完善县级脱贫攻坚项目库,确保脱贫资金精准使用。深入推进涉农资金整合,构建省市县乡四级扶贫资金全链条监管机制。
16、加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统筹衔接,研究制定收入水平略高于建档立卡贫困户群体的支持政策,对已脱贫摘帽县政策不变、力度不减、责任不松,防止脱贫人口返贫。
17、学习借鉴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启动实施“十县百乡千村”乡村振兴示范工程,深入推进“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小康升级行动计划,因地制宜确定村庄整治类型,实施好农村厕所革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村庄清洁四个专项行动,着力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实现农村外在美、内在美、持续美的和谐统一。
18、省级政府部门和市州政府开放数据全部接入“云上贵州”,电子政务网实现省市县乡村五级全覆盖。
19、开工建设1—2个大型水库和60个骨干水源工程,中型水库投运县达到76个。
20、完善市州中心城市和县城功能,实施一批海绵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排水防涝、垃圾污水处理、停车场、基本公共服务等项目,深入实施城市交通文明畅通提升工程,大力推进老旧小区、棚户区改造。
21、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培育更多全国百强县。
22、强化招商引资责任制,完善督查考核机制,落实好“省带头、市推动、县落实”工作机制,切实提高项目履约率、入园率、开工率、投产率。
23、抓紧消除城镇义务教育学校大班额,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推动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二十五、云南
2019年1月27日,云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召开,省长阮成发作《政府工作报告》
1、针对非税收入比重较高的问题,我们出台税收增收留用及奖补办法,激发各地减少非税收入、改善投资环境和谋划产业发展、培植财源的积极性,省级财政税收收入占比达到70%以上,县级税收收入占比全部提高到50%以上。
2、脱贫攻坚取得重大突破。针对脱贫攻坚任务艰巨繁重的现实情况,我们坚决扛起政治责任,突出抓好产业扶贫和易地扶贫搬迁,扎实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首次实现贫困县数量减少,在15个县市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的基础上,有望再实现33个贫困县摘帽、151万贫困人口净脱贫。
3、保山市、华宁县成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
4、克服困难加快推进县域高速公路“能通全通”工程,累计82个县通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5198公里,新建和改造提升高速公路服务区271个,怒江美丽公路建设加快推进。
5、全省中小学彻底告别c、d级危房,县一中和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加快推进,支持高校推进“双一流”建设。新增4所三甲医院,40所县级公立医院提质达标。
6、紧盯目标任务,完善退出标准,确保130万贫困人口净脱贫、2457个贫困村出列、31个贫困县摘帽、7个“直过民族”整族脱贫。
7、要保持战略定力,聚焦目标和突出问题,充分发挥州市和县市区的积极性、主动性,加大产业链和龙头项目建设力度,确保取得重大进展。
8、育龙头方面,力争再引进一批投资10亿元以上的企业,新增50家年销售收入超亿元的龙头企业,遴选20个县开展“一县一业”试点,依托县域形成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尽可能把产业链留在县域,改变农村卖原料、城市搞加工的格局。占市场方面,创建2个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巩固扩大北上广深及港澳市场,大力开拓国际市场。
9、选择风景秀美、气候宜人、交通便利的州市县区,优先安排建设用地,积极引入有核心技术的团队、有发展前景的“独角兽”企业和有重大发展潜力的项目,营造“龙头聚集、平台多元、投资活跃、活动丰富”的产业发展环境,推动形成云南数字产业集群。
10、全力推进县域高速公路“能通全通”工程,使通高速公路的县超过90个、通车里程接近6000公里。
11、积极推进昆明、大理等物流枢纽建设,加快15个省级重点物流产业园和129个县级物流集散中心建设,新增一批5a级物流企业。加快建设县乡村三级物流网,建设一批乡村新型商业中心和服务站点。
12、因地制宜发展多样性特色农业,推进1000个“一村一品”专业村建设,每个有条件的村至少培育1个专业合作社,每个县培育几家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全省重点培育10家农业上市企业。
13、建设美丽县城和特色小镇,打造最美丽省份重要载体、全域旅游重要目的地,形成县域经济发展重要支撑。从规划抓起,从清洁做起,从群众意见最大的问题改起,决不允许搞形式主义、政绩工程、献礼工程,扎扎实实打造一批名符其实的美丽县城和特色小镇。重点围绕“干净、宜居、特色”三大要素,聚焦功能优化完善、环境美化亮化、管理服务提升、民族文化保护等,用3年时间对全省县城进行全面改造提升,每年评选表彰一批“美丽县城”。持续大力抓好特色小镇和康养小镇建设,每年评选表彰15个高质量示范特色小镇。
14、以县为单位编制村庄布局规划,加强农村建房许可管理。
15、实施农村义务教育三年振兴计划,强化控辍保学,确保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4%以上,全省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
16、深入推进“三医”联动和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推动10所县级公立医院晋升三级医院,推进40所县级公立医院提质达标,加快建设区域医疗中心,推进分级诊疗,全面提升基层医疗急救能力水平和疾病预防控制能力。
17、深入实施兴边富民工程改善沿边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三年行动计划,抓好新一轮“十县百乡千村万户”示范创建,促进示范区建设实体化、工程化、项目化。
二十六、西藏
2019年1月10日,西藏自治区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召开,自治区主席齐扎拉作《政府工作报告》
1、统筹整合各级各类财政涉农资金167.3亿元,25个县(区)达到脱贫摘帽标准,2100个村(居)达到退出标准,18万人达到脱贫标准。
2、11个县通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国家评估认定,“5个100%”目标扎实推进。
3、昌都与藏中电网联网工程建成投运,主电网覆盖达到62个县,供电人口达到272万人。
4、高新数字产业,27个县确定为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
5、坚守现行扶贫标准,执行最严格的考核评估制度,确保15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19个贫困县全部摘帽,全区基本消除绝对贫困。
6、实施文艺精品战略。确保每个县(区)都有一个演艺排练场。出台县艺术团管理办法。
7、全面完成市县两级党政机构改革任务。
8、深入推进涉农改革,加快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推动7个县草原确权试点。
9、推进农牧区人口向城镇适度聚集,加大旧城区棚户改造和高海拔县城供暖工程建设,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33%。
10、加大边境县转移支付力度,一线、二线边民自治区补助标准各提高1000元。
二十七、陕西
2019年1月27日,陕西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召开,省长刘国中作《政府工作报告》
1、扎实推进脱贫攻坚,省级财政扶贫资金投入30亿元,增长30.4%,其中对深度贫困县投入增长50.5%。
2、精准实施产业扶贫、就业扶贫,着力打造“3 x”农业特色产业体系,23个县、104.5万人即将摘帽脱贫。
3、着力推动县域经济发展,以县城为重点打造区域性中小城市,重点示范镇和文化旅游名镇完成投资150亿元,全省城镇化率达到58.1%。
4、省政府机构改革顺利实施,市县政府机构和事业单位改革稳步推进。
5、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全面完成,60%的村成立集体经济组织,96%的村完成清产核资,854个试点村“三变”改革成效明显,99个县建成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农村土地流转率达到26.9%。
6、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分级诊疗覆盖90%的县级医院和70%的乡镇卫生院,累计治疗大骨节病等地方病患者2.8万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实现中医馆全覆盖。
7、聚焦深度贫困,落实精准要求,切实解决好“两不愁三保障”面临的突出问题,实现56.5万人脱贫,29个贫困县摘帽。
8、推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加快创建全域旅游示范省,打造国际一流旅游中心,加快建设17个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市县,积极创建延安革命纪念地等5a级景区。
9、支持县域经济发展和城镇建设,培育建设50个县域示范工业集中区,持续抓好重点示范镇、文化旅游名镇建设,有序发展特色小镇。
10、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建设果蔬贮藏百库和果蔬“产加销”物流冷链综合体,建设好蓝田县、大荔县、榆阳区3个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
11、坚持规划引领、示范带动,压实县级主体责任,发动农民群众参与人居环境治理,重点做好垃圾污水处理、厕所革命、村容村貌提升,建设200个以上乡村振兴示范村。
12、省级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要达到90%,市县级要达到70%,实体政务大厅需由办事企业和群众提供的材料减少60%以上,省市县各级100个高频事项实现“不见面审批”或“最多跑一次”。
13、积极推广“智慧县域 普惠金融”,解决农户和小微企业贷款难问题。
14、完善省际间及省通市通县高速公路网,加大西延、西十、西康、延榆高铁项目推进力度,加快西安至韩城城际铁路和西安火车站改扩建等项目建设,大力支持中欧班列加快发展。
15、鼓励创业带动就业,完善创业担保贷款政策,加快创建百县千镇标准化创业中心。
16、大力开展健康城市、健康县城和8类“健康细胞”建设,发展“互联网 医疗健康”,全面提升城乡居民健康素养和健康水平。
17、加强县域图书馆、文化馆和社区、农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完善农村广播电视现代传输覆盖体系。
二十八、甘肃
2019年1月26日,甘肃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召开,省长唐仁健作《政府工作报告》
1、18个县区退出贫困序列,贫困县从75个减少到57个,这是国家设定贫困县以来我省第一次实现贫困县数量净减少。“两州一县”减少贫困人口12.75万人,贫困发生率由12.57%降到7.4%。
2、省市县乡村五级河(湖)长制体系全面建立。
3、全面推进省市县三级市场体系建设,建成10个大市场、13个农产品产地市场、42个农贸市场。
4、统筹推进教育事业协调发展,建成1217所行政村幼儿园,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全面改薄“20条底线”要求达标率为99.88%,12个县区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评估认定。
5、今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之一:实现85万以上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发生率降到1.3%,29个片区县、1个插花县摘帽
6、对“两州一县”和18个省定深度贫困县的均衡性转移支付补助系数高于市县平均水平3个百分点,优先安排并足额保障深度贫困地区产业发展、基础建设、民生发展等所需用地,新增脱贫攻坚项目重点向深度贫困地区布局,加快实施“两州一县”深度贫困地区电网建设。
7、“两州一县”和18个省定深度贫困县计划生育扶助保障资金全部由省级财政负担。
8、进一步健全带贫减贫机制,继续加大龙头企业引进和培育力度,推广完善“庄浪模式”“宕昌模式”,新引进和培育龙头企业200家以上,力争每个贫困县依托主导产业引进1户大中型龙头企业。
9、发挥特色优势推动产业振兴,优化“一带五区”产业布局,抓好两个“三品一标”建设,实施农产品加工业提升行动,打造具有甘肃特色的“现代丝路寒旱农业”,推动县域经济突破发展。
10、有序推进城乡冬季清洁供暖,实施县级以上城市煤改气、煤改电或洁净煤替代工程,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农村改灶、改炕工作。
11、交通方面,确保敦煌至格尔木铁路、敦煌铁路提速改造、两当至徽县高速公路、渭源至武都高速公路陇南段年内建成。
12、深入推进“四办”改革,进一步压减办事流程和环节,争取省市县三级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达到90%以上。
13、着力推动政务服务向基层延伸,实现“最多跑一次”省市县乡全覆盖。
14、靠实招商责任,完善奖励措施,推动形成省市县联动、各部门配合、全社会参与的招商引资工作格局。
15、按照保基本、均等化、可持续的原则,在深度贫困县农村中小学教师周转宿舍建设、农村边远地区中小学温暖工程建设、县级医院能力建设、城市老旧住宅小区电梯改造、支持1万名高校未就业毕业生到企业就业、农村妇女“两癌”检查、助残康复救助、乡村振兴公益性岗位设置、村庄清洁行动、农村“厕所革命”等方面为民办好10件实事。
二十九、青海
2019年1月27日,青海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召开,省长刘宁作《政府工作报告》
1、有望实现12个贫困县摘帽、526个贫困村退出、17.6万贫困人口脱贫
2、全面建立五级河湖长体系,生态红线划定方案通过国家技术审核,县级土地利用规划调整工作全面完成,自然保护区内的矿业权全部注销。
3、全面推行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三分之二以上的县就地就诊率达80%以上。
4、“一主六辅”民用机场格局形成,青藏铁路建成通车,青海进入高铁时代,高速公路市州全覆盖,所有县城通二级公路,农村公路通达程度大幅提升
5、坚持目标标准,贯彻精准方略,深入实施脱贫攻坚三年行动计划,瞄准制约深度贫困地区精准脱贫的重点难点问题,在“八个一批”“十个专项”上持续用力,统筹推进行业扶贫和贫困村提升工程,发挥社会救助在脱贫攻坚中的兜底保障作用,做好易地搬迁收尾工作,确保剩余的17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70个贫困村全部退出、7.7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全面完成四年集中攻坚任务,如期兑现军令状。
6、围绕构建“东部成网、西部便捷、青南通畅、省际连通”的公路网络,建设加定至西海至察汗诺、扁都口至门源等高速公路主通道,推进油砂山至青新界、河南县至鄂尔哈斯桥青甘界等省际通道建设,实施格尔木至老茫崖、盘坡至大通河等国省干线升级改造项目。
7、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建设,积极引进阿里巴巴国际站等跨境电商综合服务资源,加快海东市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申报,拓展电商应用领域,提高省内产品线上销售额。
8、构建“大西宁”发展格局,支持西宁扩容提质、做优做强,加快多巴新城建设,推动湟中撤县设区,打造绿色发展样板城市,建设幸福西宁
9、统筹城镇发展与产业支撑,完善格尔木、德令哈、玉树、茫崖等区域性城市功能,推动州府所在地撤县设市,提高县城承载能力。
10、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实现5万人以上县普通高中全覆盖。
11、深入开展“八进”活动,加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县创建力度。
12、全面完成市州县政府机构改革任务,支持县级机构“一对多”“多对一”,促进权力“瘦身”、服务“健身”,构建简约高效的基层管理体制。
三十、宁夏
2019年1月27日,宁夏回族自治区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召开,自治区主席 咸辉作《政府工作报告》
1、落实脱贫富民36条,年度脱贫任务如期完成,50个深度贫困村脱贫出列,盐池县实现高质量脱贫退出,隆德、彭阳、泾源3县基本具备脱贫摘帽条件。
2、全面落实全国全区教育大会精神,新改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校舍16万平方米、幼儿园104所,率先在西部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部区合建宁夏大学进展顺利。
3、深入推进“七五”普法,全面推行行政规范性文件“三统一”和有效期制度,5个县(市)通过国家级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试点验收。
4、积极稳妥化解地方政府债务,夯实市县主体责任,严格规范堵后门,科学合理开前门,用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实现政府债务与发展阶段相适应、举债规模与偿债能力相匹配。
5、大力实施脱贫富民战略,聚力精准施策,拿出硬招实招,不折不扣完成年度脱贫任务,原州、海原、同心、红寺堡4个县(区)脱贫摘帽、109个贫困村出列、10万人脱贫,打造全国脱贫攻坚示范区。
6、主攻“五县一片”和170个深度贫困村,集中力量,尽锐出战,坚决攻下硬任务。
7、加强中央单位和区市县三级定点扶贫,推进“百企帮百村”行动,凝聚脱贫攻坚强大合力。
8、建立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长效机制,对已脱贫的贫困县、贫困村、贫困户,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
9、推行政务服务“一网、一门、一次”办理,区本级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达到90%,市县稳定在80%以上。
10、坚持“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厘清各级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健全地方税体系,完善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
11、开展县域综合医改试点,统筹推进公立医院人事薪酬、服务价格等制度改革。
12、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完成市县(区)政府系统机构改革,完善政府部门权责清单,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
三十一、新疆
2019年1月14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召开,自治区主席雪克来提?扎克尔作《政府工作报告》
1、南疆四地州脱贫攻坚迈出坚实步伐,其他地区绝对贫困问题基本解决,全区53.7万人脱贫、513个贫困村退出、3个贫困县摘帽,贫困发生率降至6.51%。
2、基层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和基本医疗服务质量进一步提高,初步实现区地县远程医疗全覆盖。
3、城镇棚户区改造和公租房建设任务基本完成,南疆22个深度贫困县6.89万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安居房全部竣工。
4、完成皮山县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加快推进伽师、精河地震和哈密洪灾等灾后恢复重建工作。
5、全面提高城乡低保标准和补助水平,将22个深度贫困县32万名兜底脱贫对象全部纳入低保范围。
6、聚焦南疆四地州22个深度贫困县,紧扣“两不愁、三保障”,咬定2020年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坚持维护稳定与脱贫攻坚紧密结合,落实“六个精准”,扎实推进“七个一批”“三个加大力度”,确保实现12个贫困县摘帽、976个贫困村退出、60.61万贫困人口脱贫。
7、加快推动公共服务下乡,推进就业服务网络向县以下延伸,实现优质教育、医疗、文化资源城乡共享。
8、统筹重大水利工程、民生水利建设等工作,加快重大水资源配置工程和节水供水重大水利项目建设进度,开工建设玉龙喀什、库尔干、莫莫克等水利枢纽工程,建成策勒县奴尔水库等项目,加快推进奥依昂额孜水利枢纽等项目前期工作。
9、加强城镇设施建设。统筹地上和地下建设,优化城市路网结构,推进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开展海绵城市建设,搞好供水、供暖、供气、供电、通信等市政基础设施配套,加快城市和县城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加大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和排水防涝设施建设力度,合理配置城市公共服务设施,为各族群众提供更加方便、舒心、美好的居住环境,让各族群众共享城市发展的成果!
10、大力实施发展产业带动就业工程,落实22个深度贫困县3年10万人就业扶贫规划,推动疆内跨区域转移就业、向兵团转移就业、向援疆省市转移就业。
11、推动分级诊疗制度和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加强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12、要认真学习援疆省市的先进理念,积极配合援疆省市落实好援疆规划,确保80%以上援疆资金投入到民生领域、投入到县以下基层,充分发挥对口援疆综合效益。
13、深入推进自治区、地(州、市)、县(市、区)三级政府机构改革,扎实做好新机构组建运行工作,切实转变职能、简政放权,提高行政效率。
(中郡研究所整理,2019年3月5日)
电话:010-88111629 邮箱:zjjjfzyjs@163.com
伟德源自英国始于1946的版权所有:中郡研究所| 制作维护:中郡所•中郡县域经济网(原中国县域经济网)|